湖北男子求助寻找17年前借给其巨款的郑州朋友

24.08.2015  11:49

  □记者 张波 实习生 林凯

  本报讯 17年前一位郑州朋友慷慨解囊借出的2000元,让今年54岁的湖北男子念念不忘。多方找寻未果,前日,家住湖北红安县的魏传松打来求助电话,希望大河报能帮忙找寻一下当年帮助过他的朋友,郑州市民闫增福。

  据魏传松介绍,1980年,当时19岁的他来到郑州一支部队服役。在服役期间,他结识了身为民兵的闫增福,两人也成了朋友,结下深厚友谊。闫增福比他小两岁,家住郑州市航海路附近的齐礼闫村。1984年从部队转业后,魏传松回到了老家湖北务农,此后结婚生子,两人也时有联系。

  魏传松说,在1997年,他的爱人不幸患病,由于家境困窘,当得知闫增福开设一家汽修厂后,他决定赶来郑州,成了汽修厂的一名工人。他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继续给爱人看病。1998年3月,妻子因病去世,在老家料理完妻子的后事,思前想后,魏传松又来到了郑州。“我想找他借点钱,回老家做点小生意,也好照顾家里的两名子女。

  在汽修店找到闫增福后,魏传松憋了半天,才说出自己的来意,想借点钱回家做点生意。“他当时听我说完后,就说了一句好。”由于当时身上钱不够,闫增福转而向他身边一名田姓朋友开口,借了2000元钱给了他,这让他十分感动——在当年平均月工资才四五百元的年代,这不算一笔小数目。

  魏传松要求打欠条,但闫增福坚持不肯。最后,闫增福将他送到了当时的107国道上,他搭车返回了湖北。

  魏传松说,由于种种原因,当年计划中的生意,最后没做成。这些年间,他一直四处打工谋生,两人的联系也慢慢地中断。但当年的这一笔借款就像石头一样,一直压在他的心头。在2013年,他专门赶来郑州,打算还钱的同时,向老朋友当面致谢。但当他来到齐礼闫附近时,惊讶地发现当年印象中的平房、农田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他辗转又找到当年闫增福开设汽修厂的地方,此时早已变了模样。

  魏传松说,这两年间,他多次打电话找寻朋友的下落,均未果。如今赋闲在家的他,一直感觉有愧于郑州的这位朋友,他决心一定要把钱还给对方,并当面致谢。如果您知道关于闫增福的线索,欢迎拨打0371-96211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