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14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分析

03.11.2014  10:36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20.6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增加值为532.57亿元,同比增长12.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09%,比全省平均水平(-9.59%)多下降2.5个百分点,降幅位居全省第7位。

一、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相对稳定。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为420.6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9%,较1-8月多下降了0.2个百分点,较1-7月多下降了0.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相对稳定。

2.主要能源品种原煤、原油、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消费241.68万吨原煤,同比下降3.6%;受丰利能源停产影响,原油消耗为70.43万吨,同比下降10.7%;受中原大化、武汉力诺濮阳公司减产,武汉力诺中原公司停产影响,天然气消耗为7.9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7.0%。

3.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持续增长。1-9月份,全市五大高耗能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为271.85万吨标准煤,增长13.3%,占全部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的64.6%,拉动全市能耗增速6.0个百分点。

二、影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的主要因素分析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12.09%,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结构性生产变化的影响。能耗和增加值的结构性变化是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速下降的主要因素。1-9月份,从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来看,消耗总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降幅分别为7.9%和7.6%;同时受武汉力诺中原公司、日佳灯业等7家主要能耗企业停产影响,能耗较多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也大幅下降,为37.1%。以上是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2.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的影响。近几年来,全市上下以持续开展 “一创双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实施“以工强市”发展战略,狠抓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作,工业经济总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532.57亿元,同比增长12.7%,位居全省第2位,作为分母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多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

1.预计第四季度能耗增速将上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进一步向好,特别是受新入库企业龙润化工、天能集团等企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中原乙烯、永金化工的较快生产,以及丰利能源即将投产的影响,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全市能源消费增速将上升。

2.各县(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速度进展不平衡。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09%,降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清丰县、台前县、南乐县和华龙区,其降幅分别为14.12%、13.83%、13.64%和13.2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分别是开发区、范县和濮阳县,其降幅分别为10.68%、7.65%和1.13%。各县(区)之间规模以上工业节能进展不平衡,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12.99个百分点,差距较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较低的县区对完成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有一定难度。

四、建议

1.加强宏观管理,防止高耗能企业拖累全市节能目标完成。上半年高耗能企业受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能耗增速较低。1-9月份高耗能行业(主要是化工行业)产能进一步释放,能耗增速达到10.3%,比1-3月份高0.4个百分点,比1-6月份高2.1个百分点;1-9月份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高达64.6%,比1-3月份高11.9个百分点,比1-6月份高1.7个百分点。因此,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力度,优化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实现节能降耗。

2.加强对单位能耗较高县(区)的管理。为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县(区)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各项政策规定,加大节能降耗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强化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