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厅长在2013年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转变作风 转变观念 努力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在2013年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河南省文化厅厅长 杨丽萍
(2013年7月8日)
同志们:
召开此次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传达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推动下半年工作。从上午座谈情况来看,各地同志积极进取,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讲三个方面,和同志们交流。
一、2013年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精神
7月1日至2日,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蔡武部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 勇担重任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文化力量》的讲话。蔡武部长指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文化改革发展新航程。十八大以来,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转变作风,深入调研,勇于实践,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状态,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迈上了新台阶。蔡武部长在深入分析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针对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系统加快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蔡武部长指出,当前文化建设自身主要存在六个方面问题:一是文化建设没有完全实现“两纳入”,没有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唯GDP”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文化建设仍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文化体制机制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部门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深化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三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待加强,文化消费门槛较高;四是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及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速消亡,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五是对外及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交流有效性不够,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文化传播能力尚需加强,文化贸易发展后劲不足;六是保障机制与文化改革发展的需要还不适应,文化投入不足,文化人才队伍不合理,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蔡武部长就每一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详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针对性意见。关于蔡武部长讲到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和六个方面的工作,我们要认真研究,认真贯彻,认真落实。蔡武部长同时就文化系统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动员,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省直文化系统要在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中突出抓好,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进一步树立文化行业良好形象。
二、关于上半年的工作回顾
上半年,全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和中原文化走出去等诸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若干意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自年初前后,全省文化系统通过党组(常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学习报告会、分支部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省政府要求,我们做了开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城镇化推进中的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十个方面的专题调查研究,拓展了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出台后,文化厅、文物局迅速学习传达,并结合省直文化系统工作实际在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接待规定、规范评比表彰、规范出国出境、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制定落实要求,切实把中央和省委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落到了实处。各地文化部门也按照党委、政府要求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有效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郑州等地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带动了全省公共文化大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免费开放工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推广、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三大数字文化工程深入推进。郑州图书馆、焦作图书馆、洛阳科技图书馆、固始县文化中心、商城县文化中心开馆,许昌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一期工程完工,周口艺术中心、平顶山少儿图书馆、许昌碳文化博物馆和漯河市博物馆、图书馆开工建设。“舞台艺术送农民”完成全年任务60%、近7000场,其中郑州、平顶山、漯河、商丘等地政府补贴和演出场次均大幅增加。各类文化志愿者活动和“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文化工作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图书馆评估活动,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安阳市在乡镇文化站管理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河南省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民办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其中洛阳各类特色博物馆达29家,成为国办博物馆的有力补充。
(三)着力提高文化活动社会影响,切实推进精品剧目品牌建设,大力推动文艺创作生产
组织举办“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癸巳年拜祖大典”、“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演出等重大文化活动,“春满中原”系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在各地掀起文化活动高潮。安阳航空文化旅游节、信阳茶文化节、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和系列论坛、研讨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成功举办“第九届河南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第七届河南省少儿文化艺术节、首批河南省十佳社会文化活动品牌和首批河南省“群文之星”评选。“百城万场”广场文化活动、“百县千乡”民俗文化摄影展、第五届河南省合唱节等活动先后启动。备战“十艺节”各项工作正在进行。各地积极进行艺术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洛阳市开排豫剧《北魏孝文帝》,许昌市上半年共排演新剧目6部,复排演出剧目10多部,共演出戏剧和综艺类节目1636场。郑州市舞剧《水月洛神》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交响合唱《朝阳沟》和大型原创舞剧《太极传奇》先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话剧《红旗渠》巡演半个中国,演出已达50场。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高集聚发展水平,切实推进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成功组织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观摩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各地文化产业发展。举办了全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培训班,开展了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的巡检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完成河南省50强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和评定工作。举办第三届“中原动漫嘉年华”活动、首届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成果展和“2013年春季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河南省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出版。洛阳市文化产业园、平顶山大香山文化产业园区、南阳市张仲景医药文化产业聚集区、卧龙岗文化产业聚集区开建。进一步落实中央减政放权要求,调整网吧进入门槛,在郑州市开展网吧管理试点。积极推进“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启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练兵与岗位大比武活动,组织开展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闪电”系列行动。
(五)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着力提高专业水平,切实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
全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启动。安阳高陵等169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累计数量达358处,位居全国前列。洛阳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河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积极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平稳进行,安阳曹操墓遗址、三门峡应国遗址公园开工。 “英雄不老——李文祥先进事迹展”全省巡展活动受到一致好评。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许昌博物馆《许之昌——许昌历史文化陈列》分别荣获2011和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文物科研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等重大专项研究。
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中国·宝丰马街书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展演活动,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百部剧目拍摄正式开机,“铭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工作推进顺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阶段。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统计工作。成功举办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活动。全省古籍保护数据库建设和省级以上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古籍书库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
(六)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切实推进特色文化传播,着力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
圆满完成文化部“欢乐春节”项目赴美和赴台湾、澳门演出活动。落实文化部“央地合作”计划,组织赴非洲卢旺达、埃塞俄比亚、马拉维三国举行文化交流在当地引起轰动。豫剧《程婴救孤》在纽约百老汇和洛杉矶演出、《清风亭上》在土尔其演出获得成功。组织参加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和越南 “红河艺术节”。接待美国三月四日管弦乐团在我省多地和多所高等院校演出4场。成功举办“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第九届骨器研究学术研讨会”、赴台湾“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古韵新风——朱仙镇木版年画特展”和赴加拿大“中国文字”图片展等、赴瑞典“黄河流域王室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
三、关于下半年工作意见
下半年,全省文化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部署,以推动实现“中国梦”、“中原梦”为强大精神动力,以进一步转变职能为重要任务,以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着力点,着力转变文化系统作风,努力提升文化工作新水平,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具体内容可简要概括为:一项活动、三项专题、十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示范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今年5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召开了全党深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7月5日,省委召开了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下发了河南第一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方案。省文化厅正在深入基层征求意见,研究起草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下半年要作为一件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这次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省文化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刘云山、赵乐际等领导和省委郭庚茂书记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方法步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部署上来。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围绕“四风”方面的表现,提出了河南作风不实、用权不公、服务不优、为政不廉等4类问题,明确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的三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开展10项专项治理等工作要求。按照省委部署,省直文化系统要在广泛征求各地、各单位意见的同时,集中治理文山会海问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借开会、调研、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问题,私设“小金库”和“三公”经费使用超标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和公务接待超标问题。要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问题,对群众的需求研究不足,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手段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艺作品如何进一步“三贴近”问题,政风行风和执法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学习提高,认真整改,真抓实做。各地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抓住主要矛盾,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查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二)高度重视要重点研究和加快推进的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全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省政府正在着手制定出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各地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加强与发改委、城建局、土地局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首先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阶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立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地位、争取条件、争取支持、争取发展。
二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问题。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省县、乡两级文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健全,各级财政也为乡镇综合文化站安排了相应的文体设备和工作经费。从去年开始,村级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也已全部到位。但从全省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地方乡镇综合文化站出现了“空壳化”、“闲置化”,相当一部分行政村的农村文化发展资金没有落实,文化工作也没有较好开展。各地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组织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丰富、繁荣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好以文化人的引领作用。
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和文化工作创新提升问题。近年来,各地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如邓州农村文化茶馆、周口一元剧场、信阳平桥区图书馆、漯河广场文化活动等,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好经验,全省稀有剧种抢救录制作工作也系统展开。但是,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我们的思想和手段都还非常落后。各地要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究,加强文化科研工作,致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升文化科技水平,努力推进文化信息化。
(三)重点推进十项工作。
一是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为重点,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下半年,郑州市公共文化示范区验收后,我们将适时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观摩会,组织公共文化建设的学习和经验交流。各地要继续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地方文化服务的综合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二是以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为中心,带动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升和发展。树立并实施城市建设、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和建设的思路,使文化遗址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城市品牌和旅游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进程,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使用。
三是以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为载体,带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提升。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服务的社会化。各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探索总分馆制和流动服务,各级博物馆、美术馆要积极探索社会教育功能的拓展和深化,各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要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优势特别是人才资源的整合模式,使文化服务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以数字文化工程为抓手,带动全省数字化文化覆盖。利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借助文化系统的三大数字文化工程以及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文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文化服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五是以舞台艺术进农村、进校园为突破口,带动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丰收繁荣。经过近年来两年的院团改革,政府购买服务的作法普遍推行。各地要认真组织好这一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使最普通的群众享受院团改革发展的艺术成果。同时,运用舞台艺术送农民、进校园这种方式,锻炼文化艺术队伍,繁荣文化艺术创作。
六是以“百城万场”广场文化活动为重点,带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百城万场”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地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提升,进一步发挥广场文化活动的作用,带动多种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其中。
七是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为中心,推动全省节庆文化活动丰富提升。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各地要积极学习开封的清明文化节、郑州的端午龙舟大赛等地的宝贵经验,努力挖掘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文化潜能,赋予时代气息,焕发新的活力,组织人民群众快乐健康的节日生活。
八是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与科技、旅游融合。通过指导、扶持和规范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大对文化创意、创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支持力度,扶持成长型企业、创新型项目。
九是以执法者素质全面提高为重点,推动全省文化市场快速规范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完善执法规范,加强机构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项目,优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各类业务评比、培训及奖惩,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推动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搭建平台、完善政策、营造环境、提供服务。
十是以央地合作为重点,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欢乐春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和品牌项目,培育打造地方国际交流项目。积极探索政府交流与民间参与、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的途径和模式,提高文化交流活动内涵质量,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竞争。
文化与时代同行,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光荣同在,我们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持续前进,再上台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阔步前行,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中部崛起河南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