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取消档案管理费

14.08.2014  10:24

每年收入数十亿从未公示用途 还有不少类似高收费待取消

近日,新华社播发《为薄薄几张个人信息安个“家”,为何每年收取数十亿元?——追问档案保管费》,指出专家估算全国每年收取数十亿元档案保管费,收费依据和去向存疑。

其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2年发布通知:2013年起,单位委托保管人事关系及档案由每份每月20元降为12元;单位或个人委托单纯存档由每份每月5元降为3元。2016年起档案保管费自动取消。

【小故事】

给档案租房 比豪宅还贵

2002年到北京打拼的“北漂”李健,其所在的民营公司不管档案,需要他自己拿到人才市场挂靠。于是,从2002年开始,李健每年都要缴纳档案保管费。

2013年前,档案每年收费240元。11年间,李健共花了2640元。2013年1月,这笔收费降至一年120元。几年加起来,李健在档案保管上一共花了近3000元。

“我自己还没买房,可是,给几张档案找个落脚的地方,却已经花了几千元。”李健苦笑,“档案也得‘租房子’,占地比群租房小多了,收费却跟‘豪宅’接轨。”李健不解:一份薄薄的人事档案,为什么一年要收一两百元的保管费?

五问人事档案

◎档案内有些啥?有什么用?

档案内有一个人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获奖证明、党团材料,是记录一个人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档案管理费收了多少?

根据发改委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个人委托保管时需缴120元/年,单位委托时需缴144元/年。

◎档案能否自行保存?

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

◎哪些城市使用了电子档案?

北京、大连、成都等城市在财政支持下已经初步建立了电子档案系统。

◎将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有什么用?

对于已办理档案挂靠的人员,符合人才入户郑州的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可通过省人才市场免费将户口落到郑州。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来办理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等。同时,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在此办理职称评定。此外,诸如推荐就业、连续计算工龄、出具以人事档案材料为依据的证明材料等项目也可由市场方面提供。 综合新华社、羊城晚报

【大数据】 每年数十亿管理费从未公示用途

近年来,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除了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退役军人、部分残疾人、失业者,按规定,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缴纳档案保管费,每人每年需缴费上百元。

截至2014年6月底,仅北京市、区县存档机构共管理档案171万份,存档费在2013年1月起由240元下调至120元。不过,即便收费下降,每年产生的存档费仍逾亿元。

专家估算,全国200多个地级市,每个市每年收费少则数百上千万元,大城市动辄上亿元,全国每年收取的档案托管费至少达,数十亿元。

记者查询发现,全国尚无哪个省市公开过档案保管费的具体使用、支出细目。

追问

还有多少基本公共服务乱收费

事实上,类似档案保管费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乱收费、高收费还有不少。在各地政府多年来行使的权力和“服务”里,一些名目甚至匪夷所思。

例如,辽宁省曾设有“参加高考计算机摄像费”,有关部门通过电脑摄像头将考生头像信息录入电脑,要求考生交12元钱。因为受到巨大争议,这项收费于2010年被取消。

近年来,全国有数十个城市出台房地产限购政策,消费者要购房必须持符合政策要求的房产登记证明,而在一些地方,查询打印自己本人的不动产信息,还要收取高额费用。

记者2012年曾在广州房地产档案馆申请查询个人不动产信息,被要求缴费40元。因为“收费是上级部门的规定”。

2013年底,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下,广州取消了查询个人住房信息缴费40元的规定。但记者了解到,全国一些城市仍在收取这笔费用。

财政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叶青等指出,要推动改革取消收费,涉及行政部门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在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有关部门要下更大力气,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对确有必要保留下来的收费,必须做到立法有据,阳光透明、成本公开。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