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襄城县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15年上半年,在畜禽价格大幅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襄城县畜禽养殖业出现了一些起伏,但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基本情况
1、生猪:2015年上半年全县生猪累计出栏41.65万头,同比减少3.1%,猪肉产量31238吨,同比减少3.1%。猪存栏58.62万头,同比增长3.5%。近几年猪肉价格低迷,养殖户补栏热情不高,猪出栏量减少,导致如今猪肉价格快速增加。猪存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雏鹰农牧集团今年以来加大养殖规模,存栏量增加。
2、家禽:2015年上半年,特别是6月禽肉、禽蛋消费量和价格急剧下降,导致家禽养殖户亏损严重。经过几年的家禽市场低迷,坚持下来的养殖户还在坚守,上半年家禽养殖略增:家禽存栏506.97万只,同比增长2.3%;家禽出栏332.87万只,同比增长2.6%。
3、牛羊:(1)、牛: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役用牛基本退出耕种市场,牛出栏出现大幅下降:2015年上半年,全县牛存栏12.79万头,同比下降9%;出售和自宰肉牛2.9万头,同比减少0.7%。(2)、羊:上半年羊肉市场价格下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羊存栏17.78万只,同比减少0.1%;出售和自宰肉羊10.02万只,同比减少3.5%。
二、存在问题
1 、疫病影响较大。 受低温天气等突发情况的影响,畜禽疫情环境复杂多变,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影响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存、出栏数量和价格波动明显。目前很多散户和规模户的防疫体系还不够完善,防控技术较为落后,给疫情提供了快速传播的途径。
2 、生产规模偏小。 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养殖管理体系,养殖、管理水平较低。目前畜禽价格主要依赖市场调节,养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大多畜禽养殖户的标准化、组织化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养殖成本偏高,导致风险增大,抗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能力较弱。
3 、资金扶持不足。 据调查,目前养殖户真正享受小额贷款和养殖补贴的不多,在面对突发疫情的时候,一些养殖户由于亏损严重,缺乏周转和发展资金,且筹措资金困难,养殖无以为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贷款具有周期长、风险难控等特点,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金融业投放信贷的顾虑短期内难以消除。
三、对策建议
1 、优化畜禽疫病防控。 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疫病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畜牧业方面的权威疫病信息,引导养殖户做好预警并合理控制规模和产量。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强化产地检疫和畜禽流通的检疫,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力度,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
2 、扩大生产养殖规模。 鼓励集约化养殖、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政府要帮助农户分析、预测市场走势,提供公开的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共同抗御市场风险,整体推进畜牧业发展。大力推进畜牧业养殖户的标准化、组织化建设,培育更多畜禽专业技术人才。
3 、建立专项扶持资金。 政府要提供相关政策扶持,金融部门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流程,解决养殖户融资困难问题,特别是要对建设起点高、养殖规模大的农户给予重点扶持。保险业要开展畜禽保险业务,增强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畜禽养殖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