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新乡产业集聚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05.08.2015  14:11

      今年年初,全市经济呈现“低开”格局,主要指标增速大幅下滑,远远超出预期,全市1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增长同样遭遇“断崖式”下跌。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主动出击,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及各集聚区主导产业培育方向,不断克服重重困难。二季度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效应开始显现,积极因素不断积累,集聚区经济运行止跌回升。
      一、上半年全市集聚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从二季度发展来看,全市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始回暖,基本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局面。
      (一)工业增长逐步回暖。 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比全市水平(3.8%)高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1.5个百分点,总量达到234.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1.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从运行趋势上看,产业集聚区4月份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5月份当月增长9.6%,6月份当月增长14.2%,当月增速达到上半年各月最高值。得益于当月增速的逐月提升,一季度之后,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也止跌反弹,由一季度的6.8%,到1-4月份的6.3%,探底之后逐步回升,1-5月份增速回升至6.7%,截止上半年累计增速达到8.2%,比一季度回升1.5个百分点。
      (二)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继续稳步增长,1-5月份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72.34亿元,增长5.1%,比全市水平(1%)高4.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32亿元,增长9%,比全市水平(0.9%)高8.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7.96亿元,增长5.3%,比全市水平(1.5%)高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集聚区亏损企业数也由一季度的56家下降为1-5月份的47家,减少9家;停产企业也由一季度的49家下降为当前的42家,7家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
      (三)投资项目不断扩容。 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施工项目222个,比一季度增加89个,占全市项目数(604个)比重36.8%;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50个,比一季度增加34个,占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数(288个)比重达52.1%,占集聚区施工项目67.6%。与此同时,作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源动力,集聚区新开工项目数再创今年以来新高,上半年共有新开工项目89个,比一季度增加85个,占全市新开工项目数(285个)比重31.2%。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量34个,比一季度增加31个,占全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67个)比重50.7%。上半年,集聚区大项目建设工作成绩显著,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占集聚区全部新开工项目的38.2%,比全市这一比重(23.5%)高14.7个百分点。
      二、当前集聚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换挡期阵痛继续扩大呈现,结构矛盾与要素矛盾持续凸显,面对今年以来的严峻形势,全市集聚区发展也陷入泥潭,尽管上半年集聚区发展“缓中有进”,但是,当前几个主要问题,反映出发展过程中“进中有忧”的一面,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一)投资增长继续下滑。 今年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4亿元,同比增长-13.6%,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6%)低5个百分点,比3、4、5月份累计增速分别回落10、5.6和0.8个百分点,尽管回落幅度不断收窄,但仍未走出下探区间。上半年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投资额的48.7%,接近一半,集聚区投资增速的不断下行,严重拖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下拉全市投资增长7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上半年,集聚区完成工业投资215.64亿元,占集聚区投资量的66.5%,同比增长-20.5%,比全市工业投资增速低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亿元,占集聚区投资量的32.7%,同比增长2.9%,比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2.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工业投资增长的短板,造成了集聚区投资拖累全市投资增长的局面。
      (二)部分集聚区增长不足。 目前为止,全市1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参差不齐,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工业增长方面,上半年,12家产业集聚区中,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达到17.4%,辉县市产业集聚区次之,增长17.1%;但是,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新乡县)、新东产业集聚区(红旗区)、桥北产业集聚区、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和卫辉市产业集聚区6家集聚区增速低于集聚区平均水平,分别增长0.7%、-9.9%、5.9%、4.3%、6.2%和-30.7%,比12家集聚区平均增速(8.2%)分别低7.5、18.1、2.2、3.9、2和38.8个百分点,甚至,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新乡县)、新东产业集聚区(红旗区)和卫辉市产业集聚区三家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3.8%)还要低,分别低3.1、13.7和34.5个百分点。而增长最慢的卫辉市产业集聚区与最快的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极差值达48.1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从投资总量上看,上半年,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长最快,达21.2%,获嘉县产业集聚区次之,增长4.7%,原阳县产业集聚区紧随其后,增长4.5%。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新乡县)、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和延津县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速则低于集聚区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0%、-15.6%、-87%、-67.6%和-52.8%,比12家集聚区投资平均增速(-13.6%)分别低6.4、2、73.4、54和39.2个百分点。投资增长最快的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和最慢的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增速极差值达108.2个百分点。从投资项目来看,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和卫辉市产业集聚区上半年项目数并列倒数第一,只有5个,比投资项目数最多的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43个)分别少38个,其中封丘县产业集聚区也是今年以来唯一一家没有亿元以上施工项目的。而新开工项目方面,桥北产业集聚区和获嘉县产业集聚区上半年都只有1家新开工项目,比新开工项目数最多的原阳县产业集聚区(22个)分别少21个。投资项目的匮乏,严重阻碍了落后地区的投资建设。
      (三)发展水平在全省相对落后。 省里反馈的1-5月份数据显示(全省数据含有直管县),今年1-5月份,新乡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全省平均水平(12.2%)低5.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6位,增速仅高于济源(2.5%)和三门峡(1.6%);1-4月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9.91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增长4.8%,比全省水平(10.5%)低5.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5位,增速仅高于洛阳(2%)、安阳(-1.9%)和济源(-5.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73亿元,位居全省第9,增长-10.8%,比全省水平(13.5%)低24.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8位,而基础设施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分别排在全省第15、9、11位,均处中下游水平。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全市集聚区工业生产、效益、投资等指标增长虽有好转,但是与全省及其他省辖市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位置。

1-5月份分省辖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表

单位: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4月份)

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

位次

总量

位次

增速

位次

总量

位次

增速

位次

全  省

12.2

-

11934.04

-

10.5

-

5637.59

-

13.5

-

郑  州

12.9

9

1719.01

1

15.9

3

662.66

1

27.7

1

开  封

12.8

10

445.22

14

9.9

11

227.82

12

13.9

10

洛  阳

8.3

15

1149.84

2

2.0

16

572.29

2

16.4

6

平顶山

16.4

3

355.50

16

8.9

12

165.21

16

-10.3

17

安  阳

8.8

14

482.88

13

-1.9

17

215.96

14

15.3

7

鹤  壁

9.0

13

308.83

17

10.0

10

148.1

17

14.8

9

新  乡

7.1

16

829.91

4

4.8

15

274.73

9

-10.8

18

焦  作

13.6

7

961.80

3

12.6

8

430.6

5

19.7

3

濮  阳

18.0

2

387.80

15

8.0

13

231.5

11

-3.3

16

许  昌

11.9

12

741.10

6

13.8

6

369.87

6

17.5

5

漯  河

14.4

5

624.97

8

12.9

7

178.88

15

5.5

14

三门峡

1.6

18

581.91

9

20.5

1

218.59

13

11.5

13

南  阳

14.2

6

694.20

7

7.2

14

494.99

4

17.6

4

商  丘

18.3

1

562.04

10

15.5

5

495.04

3

22.6

2

信  阳

12.3

11

496.85

12

11.3

9

312.25

7

15

8

周  口

15.3

4

780.87

5

15.7

4

253.18

10

13.6

11

驻马店

13.5

8

558.73

11

17.8

2

301.32

8

12.8

12

济  源

2.5

17

252.56

18

-5.4

18

84.6

18

0.9

15


      三、促进集聚区升级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集聚区发展定位,规范集聚区整体建设。 从1-5月份全省数据来看,尽管新乡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于全市,但是,就18个省辖市来说,新乡的增长呈现严重缓慢态势。1-5月份新乡市集聚区(含直管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不仅低于全省的12.2%,与焦作(13.6%)、平顶山(16.4%)、濮阳(18%)、安阳(8.8%)、周口(15.3%)等地市相比也大幅落后,新乡集聚区的拉动能力还有待加强。而截至上半年,新乡12家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61.6%,占比超过一半还多。所以,现阶段必须紧紧依托集聚区这一载体,继续培育有力“增长极”,带动全市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时,将企业能否与园区产生“集群效应”作为重要参考标准,重点谋划和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而那些与主导产业毫不相关的、生产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要坚决排除,不能纯粹为了“进项目”而进项目,否则,就严重偏离了集聚区的建设初衷,也对经济发展起不到明显促进作用。
      (二)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布局产业对接工作。 当前,全市集聚区项目投资在全省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从1-5月份全省集聚区数据可以看出,全市(含直管县)集聚区施工项目个数220个,而省会郑州在建施工项目289个,洛阳420个,南阳532个,新乡与上述三个城市相比,项目数分别少69、200和312个;与经济水平相近的省辖市相比,焦作389个,商丘447个,许昌246家,濮阳234家,新乡的投资项目数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项目是发展之本,抓大项目,抓好项目,是提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正值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两个国家级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产业转移,也给中部城市招商引资带来了很多机遇。所以,必须紧紧依托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两个项目的建设,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内(省内)外(省外)出击”,积极围绕产业集聚区项目,开展大招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以“经济论坛”、“项目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加大企业交流密度,去争,甚至去“”,以便获得更多优质企业的资源。要前瞻性谋求大型新型产业的战略合作项目,以便不断完善自身产业链。
      (三)秉承因地制宜原则,针对性解决发展问题。 集聚区发展不均衡是一个普遍问题,上半年全市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极差值达48.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极差值达108.2个百分点,全市集聚区发展分化严重,仍需进一步改善。由于各个产业集聚区所处的区位、拥有的资源、发展的阶段、面临的制约等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市委、市政府根据各地集聚区主导产业特性,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给予针对性的扶持。同时,对于不合乎集聚区主导产业链的项目,应鼓励招商所在地将项目积极转移至相应集聚区,政府可以拿出一些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予以补贴,形成双赢。此外,进一步完善奖罚制度,对长期建设缓慢,项目建设停滞甚至无新项目的,必须予以警告,必要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