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06.08.2014  11:05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紧紧围绕“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生产向好、效益提升的运行态势。但受上年效益不佳的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仍处于恢复性增长过程,不确定性依然较大。期间费用过高,企业产品库存量高,企业亏损额下降幅度回升,企业资金回收难度大、工业主导产品价格降多增少等问题,仍是制约企业效益改善的主要因素。

一、 工业经济效益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

(一)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 、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继续回升,创两年来新高。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22.4亿元,同比增长5.7%,连续仨月实现回升,分别比1-3、1-4、1-5月回升4.0、3.5、0.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7.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16位,与上月持平。

      在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1-5月回升,回升面为44.7%。其中,纺织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行业。六大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2.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3.5%,对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01.1%,拉动全市收入增长5.7个百分点。六大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贡献率为31.3%,对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拉动全市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一方面是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今年销售有浙北-福州特高压百万伏大站,拉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是受河南省飞宇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平顶山市恒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新建企业的拉动。

  2 、工业利润继续恢复性增长,但增势趋缓。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2.2亿元,同比增长7.5%。比1-5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12位,比上月后退两位。

      在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5月回升,回升面为55.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是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行业,这三大行业共实现利润25.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4.9%,对全市工业利润的贡献率高达145.3%,拉动全市利润增长10.5个百分点。三大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88.2%,拉动全市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主要是平高集团今年增加有营业外收入,直接拉动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为26.7%,拉动全市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

3 、税金增速震荡上行,实现年内最高水平。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总额47.4亿元,同比增长4.5%,比1-5月份回升2.7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5位,比上月前移三位。

      在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税金增速较1-5月回升,回升面为55.3%。支撑全市税金增长的主要行业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这三大行业共实现税金总额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税金的19.0%,对全市工业税金增长的贡献率为100.9%,拉动全市税金增长4.5个百分点。三大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对全市税金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42.7%,拉动全市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鲁阳电厂拉动,鲁阳电厂同期因享受设备购置增值抵扣政策,增值税全部抵扣,本期已抵扣完毕,1-6月份实现税金较多,对全市税金的贡献率达59.5%,拉动全市税金增长2.6个百分点。

4 、企业亏损面持续缩小,但亏额损下降幅度回升。 上半年,全市6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7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为12.8%,分别比1-5月份和上年同期缩小0.6和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1亿元,同比下降2.8%,比1-5月份(-14.6%)上升11.8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2.1%)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在全市亏损的2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亏损额回升幅度较大的主要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半年,专用设备制造业亏损面为1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亏损额1.8亿元,同比增长40.0%,比上月回升49.6个百分点,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的30%。主要是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月增亏所致。

5 、两项资金占用增幅有所收窄。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产成品存货两项资金共占用289.8亿元,同比增长13.1%,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在两项资金占用中,应收账款216.3亿元,同比增长11.9%,比上月下降5.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73.5亿元,同比增长17.0%,比上月回升4.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0.5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聚区工业效益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1%,同比增长13.3%,比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对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达86.6%,拉动全市收入增长4.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2.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1%,同比增长19.4%,比上月回升4.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达74.6%,拉动全市利润增长5.4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表

产业集聚区名称

单位数

主营收入(亿元)

增长(%)

利润总额(亿元)

增长(%)

税金总额(亿元)

增长(%)

全                  市

145

399.55

13.3

22.36

19.4

11.77

9.5

  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17

95.59

4.2

5.84

7.4

2.46

-1.2

  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3

8.47

186.4

0.15

20.1

0.24

26.0

  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4

4.29

240.5

0.12

8.5

0.10

804.6

  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18

32.36

-5.8

0.62

-27.7

0.31

3.9

    郏县产业集聚区

18

48.96

75.5

2.91

69.5

1.35

23.4

  叶县产业集聚区

18

76.01

8.3

11.48

11.2

4.01

17.4

  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20

44.64

40.0

2.05

78.2

1.22

21.5

  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25

57.71

-3.7

-0.95

0.4

1.41

-23.3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22

31.53

-2.8

0.14

-399.6

0.67

66.5

(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效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贡献作用显著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和建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15.5%,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对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01.1%,拉动全市收入增长5.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9.6%,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为141.7%,拉动全市利润增长5.4个百分点。

(四)五大支柱产业效益增势趋缓,但支撑作用依然明显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8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8.6%,对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63.3%,拉动全市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2.4%,拉动全市利润增长5.4个百分点。其中,化工产业、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轻纺食品产业利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5.7%、31.2%、15.4%和9.7%,但化工和冶金建材产业利润增速分别比上月回升18.0和5.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和轻纺食品产业利润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8.9和4.2个百分点;能源利润继续下滑,同比下降17.3%,比上月回落5.4个百分点。

(五)县(市、区)工业效益发展依然不平衡

上半年,利税总额除新华区、石龙区、舞钢市和高新区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外,其它县区均实现增长,但增幅差距依然较大。利税总额增速在20%以上的县区有卫东区(25.2%)、湛河区(52.2%)、鲁山县(46.2%)和新城区(29.3%),四个县区对全市利税总额的贡献率达79.0%,拉动全市利税增长5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速下降的分别是新华区(-31.7%)、石龙区(-30.7%)、舞钢市(-2.3%)和高新区(-0.1%)。四个县区下拉全市利税增长6.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分县(市、区)主要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表

县区名称

主营收入(亿元)

增长(%)

贡献率(%))

拉动点

利税总额(亿元)

增长(%)

贡献率(%)

拉动点

全  市

1022.39

5.7

100

5.7

119.57

6.3

100.0

6.3

新华区

102.81

-11.7

-24.7

-1.4

13.41

-31.7

-88.0

-5.5

卫东区

88.31

-6.0

-10.3

-0.6

1.74

25.2

4.9

0.3

石龙区

38.51

-4.4

-3.2

-0.2

1.13

-30.7

-7.1

-0.4

湛河区

97.03

3.7

6.3

0.4

9.13

52.2

44.2

2.8

宝丰县

164.49

24.6

58.9

3.4

27.81

18.9

62.4

3.9

叶  县

142.07

9.7

22.8

1.3

27.94

8.3

30.1

1.9

鲁山县

60.45

-9.7

-11.8

-0.7

6.14

46.2

27.4

1.7

郏  县

125.41

23.4

43.2

2.5

16.62

11.7

24.6

1.5

舞钢市

80.70

2.2

3.2

0.2

3.43

-2.3

-1.1

-0.1

高新区

110.78

2.2

4.3

0.2

11.46

-0.1

-0.1

0.0

新城区

11.82

107.0

11.1

0.6

0.75

29.3

2.4

0.2

(六)不同工业行业间效益差异依然较大

 1、能源、化工行业效益明显下滑。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3.6亿元,同比下降5.2%,实现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27.9%,实现税金18.9亿元,同比下降3.1%;炼焦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12.1%,实现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52.5%,实现税金0.3亿元,同比下降63.6%。     

2 、消费品行业效益保持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税金1.5亿元,同比增长13.6%;食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税金0.8亿元,同比增长13.1%;纺织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9.1%,利润亏损0.4亿元,同比减亏0.5亿元,实现税金0.4亿元,同比下降29.9%。

3 、装备制造业效益快速发展。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2.3亿元,同比增长18.8%,拉动全市收入增长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30.4%,拉动全市利润增长6.8个百分点,实现税金6.4亿元,同比增长17.3%,拉动全市税金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36.8%,拉动全市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78.0%,拉动全市收入增长6.4个百分点,实现税金2.2亿元,同比增长27.1%,拉动全市税金增长1.1个百分点,对全市贡献较大。

二、当前工业经济效益增长面临的主要压力

(一)期间费用过高,企业盈利空间缩小。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势趋缓,其重要原因是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之和)过高,影响盈利水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间费用69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主营业务收入4.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6.8%,分别比1-5月和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二)企业资金回收难度依然较大。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216.3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占流动资产的23.8%,高于全省所占比重6.3个百分点。此比例今年以来各月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资金占用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企业由于行业竞争等因素回收资金难度大,加之部分企业融资困难,导致资金周转能力下降,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企业产成品库存量高。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存货达221.4亿元,同比增长20.8%,与上月基本持平,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73.5亿元,同比增长17.0%,比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占存货比重的33.2%,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量最高的行业是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全市比重的19.9%;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1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12.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11.1%。产品库存量高会直接影响产品销售价格,从而影响企业盈利,同时也是反映企业产销率不佳及市场不景气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主要产品价格降多增少。 上半年,在全市主要监测的8种工业品售价中,能源、钢铁和化工类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其中,一般烟煤比去年同期每吨售价下降32元;洗精煤比去年同期每吨售价下降157元;中板和厚钢板分别比去年同期每吨售价下降328和421元,烧碱比去年同期每吨售价下降350元,从而影响全市大中型企业效益下滑。

三、下半年工业经济效益展望及预测

针对上半年工业利润增势趋缓的发展现状,企业要通过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费用、拓展产品销路、加大产品推销力度,努力减少库存,盘活流动资金来应对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水平。虽然经济效益下行压力犹存,形势也比较严峻,但对全年效益整体水平提升仍保乐观态度。一是2013年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基数较低,在此基础上加快生产经营,有利于实现相对较快的增长;二是新建企业已逐步进入正常生产或加速生产期,拉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三是市政府继续实施企业大服务行动有利于平煤神马等大企业提速增效。综上所述,下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随着不利因素的逐渐消除,将会呈现逐步向好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