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运行情况浅析

27.08.2014  09:52

      2014年上半年,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克服企业用工紧缺、工人工资普遍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积极开拓市场,强化管理,快速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利用政府扶持措施,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尉氏县2014年上半年规模以下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2014年上半年来,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但生产经营仍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6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规模以下工业保持稳定、健康、良好的发展趋势。

      1、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呈现稳步增长的势态,特别是2014年,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县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2、运行质量逐步提高。规模以下工业继续保持产销率衔接良好、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3、规模以下工业投入稳步推进。根据走访了解,部分样本企业开展了有效的技术进步活动,及时调整和发展了企业的生产潜力,有的企业进行了设备升级和更新换代工作,使能耗水平有了显著下降,为以后的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规模以下工业对尉氏县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但从总体情况看,规模以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尉氏县规模以下工业的构成主要是以初级产品加工的行业为主,占比重大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这些行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单一等特点,这就使得规模以下工业的市场竞争力薄弱,发展相对缓慢。

      2、现代化经营管理程度低。规模以下工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是经营者自己出资、自己管理、自己销售产品,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往往凭经验管理企业,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更不用说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了,而且职工大多为农民工,文化技术素质较低,致使企业生命力脆弱,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3、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据调查,流动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微企业规模小、资信低,二是金融部门对贷款项目和贷款对象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致使企业贷款难度加大,三是民间借贷仍是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体工业户的主要融资渠道,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加大创新力度。同时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改善企业员工生产和生活条件,要注重培养和保留人才,努力做到“走出去”和“请进来”。通过高科技人才来开发生产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切实改变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问题。面对小型企业聘请技术人才难的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加大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力度,建立畅通的就业供给与需求信息发布渠道;有关部门要从土地、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扶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做大做强。

      3、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和发展,一方面要转变企业管理者思想,全面提高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改变“家庭式”、“作坊式”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财务、生产、质量等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向管理要效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应走出家族式管理的陈旧模式,在资本扩大短时期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转向向管理要效益;同时,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着力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 通过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源的积累来提高生产效率, 拉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