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南阳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分析

04.05.2015  13:56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三期叠加”影响持续加深的情况下,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一季度,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全力克服经济下行,聚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持续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总体运行平稳。

        一、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

      (一)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73.0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上年同期2.9个百分点。

      (二)利润同比下降14.3%

    一季度,受重点企业盈利水平不高、亏损持续增加影响,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14.3%。

      二、支撑工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的因素

        (一)四大行业对全市收入增长支撑明显

一季度,全市38个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1.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纺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四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8、9.4、1.4和16.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3亿元,占全市收入的比重为31.1%,对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2.7%,拉动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4个百分点,是支撑全市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受重点企业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拉动,形势较好。一方面集团下属南阳汉冶特钢近年来以厚钢板为主导,主要应用于船舶、建筑及电机等特殊设备的制造业,生产销售较为平稳;另一方面集团去年新上煤高效项目,今年全部投产,产能加大,对集团整体收入增长也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纺织业去年同期时原棉价格大幅下跌,对行业整体效益影响较大,本年原棉价格较为稳定,形势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重点企业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本年产品销售形势较好,当月棉布库存较上月相比减少507万米。另外,该企业去年投产的环锭纺十二万锭产能今年全部达产,今年又新投产一条气流纺生产线,从而拉动了企业收入增长。

      (二)过七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一季度,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纺织、非金属、化学、黑色金属四大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8.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4.8%,是全市工业利润总量的重要支撑。其中,纺织业累计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17.9%,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21.5%,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该行业重点企业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和桐柏县海晶碱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方面企业进行了技改,成本及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企业成立了贸易公司,目前采用纯碱、小苏打统一销售的方式,销售成本有所降低,由此拉动行业利润增长。

      (三)非公有制企业助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截止一季度末,全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共有165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96%,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着力点和出发点,积极出台各种鼓励、支持政策,大力优化发展环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依旧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发展质量,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8.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2.6%,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个百分点。

      (四)结构调整升级成效继续显现

    近年来,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如日中天,对全市规上工业收入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提质增效显著。一季度,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7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5.7%,同比增长15.2%,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收入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七大行业利润下降对全市影响深重

        一季度,石油和天然气、酒饮料精制茶、农副食品加工、开采辅助活动、烟草制品、造纸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七大行业分别影响全市利润同比下降22.7、6.1、0.8、0.6、0.2、0.2和0.2个百分点。其中,原油价格下跌及由此造成的乙醇价格下降是影响石油和天然气、酒饮料精制茶两大行业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今年3月份,原油价格为2282元/吨,较之去年同期的4342元/吨,同比下跌47.4%。受此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一季度累计亏损6.2亿元,同比减利增亏8.9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一季度累计亏损8314万元,同比减利增亏2.4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一季度累计实现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12.4%,主要受重点企业河南三源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影响,该企业目前面临重组,为了实现下一步的销售任务,付出的成本及费用较多,一季度累计亏损8563万元,同比减利增亏8613万元。

      (二)传统优势行业对全市工业收入贡献减弱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减弱、产品价格下降、产能过剩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全市部分传统优势行业收入增幅较之去年同期大幅回落甚至下降,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不断减弱。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6%,贡献率下降12.9个百分点。行业重点企业河南省淅川县有色金属压延有限公司,3月份市场需求不足,当月合金销量大幅下降,当月收入较少,影响该行业收入下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5%,贡献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0.9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0.3%,贡献率下降7.8个百分点。

      (三)两项资金占用偏高影响流资周转

      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两项资金占用严重,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截止一季度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49.5亿元,同比增长8.9%,产成品存货达到131.1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市两项资金共计为380.6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流动资产的比重为30.1%,工业企业超过30%的流动资金被呆滞在“两项资金”上。“两项资金”占用过高,不仅影响到企业进一步扩增产能,而且过多的产成品积压,必然增加储存成本。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生产周期长,是造成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过多、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这在受国家重点宏观调控的行业反映更为明显,如水泥、钢铁、装备制造业等。

      (四)企业成本费用压力居高不下

      今年以来,随着企业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经营费用上升,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居高不下。一季度,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0.9%,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二者差距同比拉大0.7个百分点,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速持续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6.67元,高于去年同期1.93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4%,低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6.4%、11.3%和15.8%,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8.0、2.9和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