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开展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 推进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

19.04.2019  10:00

  近年来,平顶山市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围绕“扩大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提升质量”的总体目标,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部分无证幼儿园的存在,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也对基础教育良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全市开展了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共排查出无证幼儿园267所,目前已全部得到有效治理。

  

  一是加强领导聚合力。为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平顶山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领导机构,下发了《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县(市、区)政府是无证幼儿园的管理主体,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直接责任主体,公安、消防、教育、住建、卫计、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依法依规对全市无证幼儿园进行治理。治理过程中,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市长张雷明亲自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分管副市长刘颖多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现场会、专题汇报会,明确治理工作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实施“挂图作战”,并深入县(市、区)明察暗访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分类治理重疏堵。无证幼儿园绝大多数在农村、城乡结合部,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在治理过程中,不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通过摸底排查,平顶山市找准问题,“一园一案”,形成无证幼儿园基础台账,按照“准入一批、整改一批、整合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分类治理。对基本符合办园标准的进入办证程序,对无重大安全隐患但存在一定问题的下发整改通知书,对缺乏基本办园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依法依规予以取缔。在部分无证幼儿园取缔后形成学前教育资源空白的区域,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富余资源设立分园,接收分流幼儿,并列入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改扩建计划。对取缔的无证幼儿园,妥善分流在园幼儿,及时“回头看”,杜绝死灰复燃。同时,给予人性化帮助,对有决心办园的,一对一帮扶;对不准备办园的,联系有证园购买其资产,减少损失。分类治理、疏堵结合既保证了幼儿便捷入园,也分解了治理压力,确保治理工作能够聚焦主要问题,为治理目的达成打下良好基础。目前,267所无证幼儿园,已准入101所、整改41所、整合1所、取缔124所,分流幼儿7276人。

  

  三是强化宣传造声势。治理无证幼儿园涉及到千家万户和举办者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及和谐稳定大局,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个别举办者有情绪、有顾虑,部分幼儿家长图便宜、图方便,对治理工作不理解。为了争取社会支持,平顶山市高度重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宣传省、市的有关工作部署,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支持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及时召开无证幼儿园负责人通报会,讲清法律要求和治理办法,做到信息畅通。各乡镇、办事处悬挂无证幼儿园治理标语,向无证园幼儿家长散发传单,召开幼儿家长会,讲清就读危害,引导家长选择合格幼儿园。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多方位通报无证幼儿园治理的相关要求,公开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争取到了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保证了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四是着眼长效建机制。无证幼儿园治理工作存在长期性、复杂性,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平顶山市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做到机构不散,职责不变,实时关注,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是将无证幼儿园治理情况纳入县(市、区)政府考核范畴,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要求乡镇、办事处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及时将新产生的无证幼儿园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是完善幼儿园筹设、申请、审批程序。对有办园意向或筹建中的幼儿园,提前介入,督促其按标准和程序筹建,对无法按照标准筹建的及时予以制止。第三是联合有关职能部门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让依法合规办园的能顺利办证。对违法违规办园的,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加大违法违规成本,彻底消灭无证幼儿园滋生的土壤。


(平顶山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