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夏粮有望实现十一连丰
平顶山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已经连续10年获得丰产丰收。去年麦播以来,我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确保了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
针对去年麦播期间出现的严重旱情,我市紧急筹措抗旱资金,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度,组织安排抗旱服务队,主动引导和帮助群众灌溉,使得全市小麦在适播期播种面积90%以上;水库灌区在保证城乡居民用水的前提下,根据灌区需求最大限度地放水灌溉,扩大灌区覆盖范围;井灌区充分发挥点多面广,机动灵活的特点,延长灌溉渠道,加长输水管道,扩大灌溉面积。
平顶山市大力推广小麦主导品种,做到秸秆还田地块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地块必须耙实,使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75%、深耕率在65%以上、玉米秸秆还田率稳定在75%左右;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确保实现土壤处理、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全覆盖;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技术,共推广配方肥180万亩,为小麦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针对去年麦播时间长的特点,我市在错过适播期的晚播田块大力落实晚播“四补”技术: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提高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适当增施肥料,以肥补晚,大大提高了麦播质量。
同时,我市大力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按照每个县(市)1个整体推进乡、两个万亩方,每个乡1个千亩方,每个村1个百亩方进行安排。高产创建示范方统一秸秆还田、统一机械深耕、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统一机收,通过技术、资金、政策、管理集成,树立高产典型,辐射带动全市大面积平衡增产。
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我市还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投入资金1.6亿元,在叶县和郏县建成高标准粮田16.2万亩。
今年小麦进入返青期,我市小麦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市农业局3月底监测显示,全市小麦苗情一、二类苗比例在94%以上,是我市历年同期小麦苗情较好的一年。4月以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以“一喷三防”为主的麦田中后期管理工作,累计防治小麦病虫害757.8万亩次。
据市农业部门初步测产,预计今年全市夏粮收获面积267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产和平均亩产均比上年增加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