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做好党建促发展

04.07.2016  21:30
  平顶山学院以积极建设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紧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机,通过做好党建工作,创新学习形式、优化干部队伍、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创新学习形式 做好思想引领      学校面对新形势,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找准思想教育切入点,通过创设“党委会+”和“智能化”教育等新形式,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创设“党委会+”学习教育模式。今年5月份开始,平顶山学院党委创设了“党委会+”学习教育模式,即把党委会与中心组学习、微党课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学习频率,保证学习效果。在每次党委会召开之前,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组织集中学习。同时,围绕学习主题“轮流为师”,每次安排两位与会领导结合工作和岗位实际,讲身边事、道身边情、说身边理,以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讲“党课”。这种“党委会+”学习教育模式,不仅大大增加了中心组集中学习的次数,而且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宣讲方式,把一系列深奥的理论有效分解成易学、易懂的微话题,使党的创新理论也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交流与阐述真正地走进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心里。      创设“智能化”教育模式。在校党委指导下,各基层党组织采用党建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党建论坛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发送至信息终端。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党总支利用QQ平台建立了“教职工党支部群”、“学生党支部群”,定期组织师生党员线上分享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打造了“网络微课堂”。利用新媒体,让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覆盖面在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内迅速普及,调动了每名基层党员的学习热情。      优化干部队伍 夯实组织基础      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该校党委在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上,坚持“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磁场效应”,以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学校创新换届机制,把好“用人关”。2015年年底,在干部换届中该校按照“总体稳定,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效率提升,一线加强”的思路,突出“三关”,即学校党委把好考核考察的“知人关”,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好民主推荐的“入口关”,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把好竞争选聘的“公平关”,制定了竞争性选聘办法和规则、改进投票方式方法、组织群众评议团。      学校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突出政策理论、知识更新和职业素养“三个层面”的能力提升,实现了由一般性学习向专题性学习、由指令性安排向根据干部需求的“两个转变”,更加符合干部履职和成长的个性化需要,更加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今年年初,学校党委研究确定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先后举办了转型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专题研究班,系统培训科级以上干部300多人。      强化机制建设 提高科学化水平      学校强化机制建设,在创新干部管理与考核评价方式、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破难题、补短板,做实做细党建工作。      深化干部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改革。2015年5月以来,学校先后颁布实施了《平顶山学院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关于实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的规定》等制度,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努力构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学校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完善基层党组织责任机制。学校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党总支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基层党建责任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考核量化细则,开展“量化评价”、“述职评议”以及党员与群众满意度评议。      平顶山学院通过做好党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规矩,为学校的转型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该校荣获了“河南省文明单位”,并成功跻身第二批“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平顶山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