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加大,国内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平顶山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平顶山经济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接替产业不足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出现了比较困难的局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已刻不容缓。2013年12月平顶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4年经济工作“转型提速 发展提质 环境提优 幸福提升”的总体目标,强调要找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黄金平衡点”,打好“组合拳”,以转型升级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区域竞争的主动,推动全市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要求以调整结构、加快转型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本文从平顶山基本情况入手 , 阐述了平顶山市产业结构现状与特点,详细分析了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对平顶山市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本情况
平顶山是一座资源禀赋优越的城市,凭借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市以来为国家实施能源战略,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全市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以重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基础,发展过程虽不平坦,但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前一直处于全省相对优势地位。2005年平顶山市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2008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3年达到1556.9亿元,占全省的4.8%;人均GDP于2005年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11505元),2008年首次突破2万元(21599元、3千美元、跨入中等收入水平行列),2011年突破3万元(30227元),2013年人均GDP达到31521元,按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折合5090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人均水平持续提升,担当着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任。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此后几年间在全球经济领域的进一步蔓延和深化、冲击,使平顶山市受到了严重影响,自身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益凸现,长期隐藏在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内部的不合理状况充分暴露,经济发展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抑制和削弱,特别是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全省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角色定位得到强化,竞相发展的势头有了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期平顶山市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矛盾更加突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持续回落(2007年15.6%、2008年12.9%、2009年10%、2010年11.2%、2011年11.1%、2012年6.8%、2013年6.6%),总量规模位次后移,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全省第5位(郑州洛阳南阳许昌为前4位)持续下滑,至2013年下滑到全省第10位(周口新乡焦作安阳信阳分别居全省第5-9位。而驻马店和商丘两市2013年总量分别只低于平顶山15亿、19亿)。外部诸多因素的纠缠难解,与内在先天结构在特定时期呈现出的局限性相叠加,使平顶山市经济陷入低位徘徊、面临困顿局面。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统筹、慎重地予以化解。
二、平顶山市产业结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平顶山市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制定了不少好的政策措施和十分明确的发展目标,而且在做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使平顶山市产业结构得到了初步改善。201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56.9亿元,居全省第10位,比2005年(“十五”末)后移3位,比2010年(“十一五”末)后移4位,占全省的比重4.8%,比2005年下降0.5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5.2亿元、906.6亿元和487.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0.4:58.2:31.3。与2005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分别上升3.4个百分点;与2010年(“十一五”末)相比,二产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一产、三产比重分别上升1.6、6.4个百分点。从2010年开始,第三产业出现稳步上升趋势,比重从2010年的24.9%上升到2013年的31.3%(三产比重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二产比重下降所致)。2013年,全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0.0:43.9:46.1,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2.6:55.4:32,平顶山市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4.8个和0.7个百分点。
主要年份平顶山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单位:亿元
产业 | 2005年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 |
GDP | 561.0 | 100.0 | 1310.8 | 100.0 | 1495.8 | 100.0 | 1556.9 | 100.0 |
第一产业 | 67.0 | 11.9 | 114.7 | 8.8 | 145.8 | 9.7 | 165.2 | 10.4 |
第二产业 | 333.3 | 60.1 | 869.4 | 66.3 | 910.7 | 60.9 | 906.6 | 58.2 |
第三产业 | 156.7 | 27.9 | 326.7 | 24.9 | 439.2 | 29.4 | 487.8 | 31.3 |
注:因四舍五入原因,部分年份三次产业比重合计不等100%。
(一)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农业经济总量增加。 2013年,全市第一产业总产值 290.3亿元,占全国的0.3%,占全省的4.1%,总量比2005年增加2.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7%。
粮食生产连续丰收。 随着中央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实施以及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呈稳步小幅增长态势。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01.1万吨,比2005 年增加39.8万吨,增长24.6%,年均递增2.8 %,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占全国0.33 %,占全省3.5 %。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2013年,全市生猪存栏270.1万头,比2005年增长9.2%,年均递增1.1%;生猪出栏275.5 万头,比2005年增长32.4 %,年均递增3.2 %。肉类总产量40.2万吨,比2005年增长15.7 %,年均递增 1.8 %。肉类总产量占全国0.5 %,占全省5.9%。
内部结构不断调整。 2013年种植业总产值123.9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6.6%,比2005年的45.5%上升1.1个百分点;林业总产值10.1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3.5%,比2005年提升0.4个百分点;畜牧业总产值134.1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6.2%,比2005年下降3.4个百分点;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1.7%,比2005年降低1.3个百分点。全省2013年第一产的结构分别为59.1%、2.1%、34%、1.3%、3.5%。
(二)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突出,工业结构渐有优化
通过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特别是紧紧围绕发挥资源优势,拉长短板,做大总量,全市工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835.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3.7%(全省为49.6%),是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产业,支撑和决定作用明显。
1. 轻工业比重缓慢上升。 平顶山是资源型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近年来,在持续加快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平顶山市积极采取措施,轻工业发展初步见到成效。到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比重为15.8:84.2,轻工业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上升4.5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上升3.1个百分点。
2. 十一大主导行业比重有所下降。 2013年,在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炼焦工业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1个行业占全市的84.5%,比2005年下降6.3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全省这11个行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8.5%,比2005年下降5.2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8个百分点,行业分布的均衡度上低于全省平均。
煤炭工业占将近一半。 平顶山市因煤而建,煤炭工业(原煤开采、洗选和炼焦)稳居支柱主导地位。2013年 , 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45.2%,比2005年下降0.4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4.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总量居工业行业第1位,2013年比重达到41%,比2005年上升1.6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1.1个百分点;炼焦工业2013年比重达到4.3%,比2005年下降1.9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平顶山市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表
计量单位:%
指标名称 | 2005年 | 2010年 | 2013年 | 2013年比2005年提升 | 2013年比2010年提升 |
工业合计 | 100.0 | 100.0 | 100.0 | 0.0 | 0.0 |
煤炭工业 | 45.6 | 49.3 | 45.2 | -0.4 | -4.1 |
非煤工业 | 54.4 | 50.7 | 54.8 | 0.4 | -4.1 |
在非煤行业中,钢铁、电力、建材、机电等行业主导地位稳中有变。
钢铁行业比重回落 。2013年平顶山市钢铁行业增加值为37.9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5.5%,与2005年相比,出现大幅滑落,减少7个百分点,行业位次由2005年的第2位降至2013年的第4位。主要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之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制约因素,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建材工业比重大幅提升 。2013年建材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69.8亿元,比重为10.2%,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行业位次由2005年的第6位跃居2013年的第2位。近几年来,建材工业完成换代升级,旋窑干法水泥生产线取代立窑水泥生产线,空心砖、轻质砖取代粘土实心砖。在实现换代升级的同时,建材工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
电力工业位次稳定 。电力行业通过 “上大压小”,一批小火电机组被关停,同时姚孟2×60万千瓦机组和鲁阳电厂100万千瓦机组相继建成投产运行,为平顶山市电力行业更新换代输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4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9%,在支柱产业中,居第三位,比2005年下降3.4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升2.3个百分点。
化学原料、纺织业扩张放缓,比重有所下降 。2013年这两个行业增加值分别为24.2亿元和16.4亿元,比重分别为3.5%和2%,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下降1.2个和 0.9个百分点。
农副产品加工、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发展壮大,比重提升 。2013年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0.3、0.3、0.2和0.2个百分点。
3. 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平顶山市工业经济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2013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413.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0.6%,比2005年提高29.7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天瑞集团、汇源化工、舞钢中加、洁石建材、天广水泥、银龙纺织等一批民营企业对平顶山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5%,比2005年提高28.9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非公有制增加值比重变化表
指标名称 | 2005年比重(%) | 2010年比重(%) | 2013年比重(%) | 2013年比2005年提升(百分点) | 2013年比2010年提升(百分点)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
|
非公有制 | 30.9 | 49.1 | 60.6 | 29.7 | 11.5 |
公有制 | 69.1 | 50.9 | 39.4 | -29.7 | -11.5 |
4. 县域经济发展迅速,比重提升较快。 2013年,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6%,比2005年提高29.4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除舞钢市受钢铁形势不景气影响所占比重2013年比2005年下降8.7个百分点外,宝丰、叶县、鲁山、郏县和汝州所占比重2013年比2005年分别上升12.2、9.1、2.3、5.1和9.3个百分点。
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县域增加值比重变化表
指标名称 | 2005年比重(%) | 2010年比重(%) | 2013年比重(%) | 2013年比2005年提升(百分点) | 2013年比2010年提升(百分点) |
全市合计 | 100.0 | 100.0 | 100 | 0 | 0 |
县域合计 | 36.6 | 50.9 | 66.0 | 29.4 | 15.1 |
宝丰县 | 6.1 | 11.0 | 18.3 | 12.2 | 7.3 |
叶 县 | 3.9 | 8.5 | 13.0 | 9.1 | 4.5 |
鲁山县 | 2.6 | 3.3 | 4.9 | 2.3 | 1.6 |
郏 县 | 3.6 | 5.4 | 8.7 | 5.1 | 3.3 |
舞钢市 | 14.5 | 9.4 | 5.8 | -8.7 | -3.6 |
汝州市 | 6.0 | 13.3 | 15.3 | 9.3 | 2.0 |
(三) 第三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7.8亿元,增长7.7%,较上年增长最快的是房地产业,增长13.5%,其次是金融业,增长12.1%。从三产内部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来看,贡献较大的是非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这四大行业分别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9、1.7、1.6和1.3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24.6%、20.3%、15.5%和12.1%。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比重上升。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6.1%,比2005年下降1. 9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为 53.9%,比2005年上升1.9个百分点。表明平顶山市第三产业已步入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阶段。
( 四)社会需求迅速扩大,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由于平顶山市净出口比例较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平顶山市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此消彼涨。
1、投资贡献率不断上升,消费贡献率趋于下降。平顶山市投资贡献率一直很高,相对较高的投资率加速了平顶山市的资本积累,支持了平顶山市经济的高速增长。2013年,全市消费贡献率为31.9%,比2005年降低5.8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投资贡献率则上升17.2个百分点。
平顶山三大需求贡献率、拉动率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 |||
贡献率 | 拉动点 | 贡献率 | 拉动点 | 贡献率 | 拉动点 | |
2005年 | 36.07 | 4.66 | 40.89 | 5.28 | 23.04 | 2.98 |
2010年 | 26.73 | 2.99 | 54.21 | 6.07 | 19.06 | 2.13 |
2013年 | 31.94 | 2.17 | 58.1 | 4.49 | 9.96 | 0.14 |
从投资总量上看,从2006-2013年8年,平顶山市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到5294亿元,是建市至2005年的6.1倍,投资规模明显加大。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231.8亿元,居全省第11位,增长22.6%,低于全省(23.2%)0.6个百分点,比2006年的45.7增幅回落23.1百分点。数据表明平顶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由高增长期回落到平稳增长的阶段,从总量上看,平顶山市投资总量虽然扩大,但在全省位次偏低,增幅趋缓,后劲还需增强。2、最终消费内部结构变动大,消费结构升级明显。近年来,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持续上升。2013年,平顶山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2482元和8541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3579元和5853元,与2005年相比,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了3.8和8.9个百分点。
平顶山市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总趋势
年份 | 城镇居民家庭 | 农村居民家庭 | 恩格尔系数(%) | |||
| 人均可支 配收入 (元) | 人均消 费支出 (元) | 人均纯 收入 (元) | 人均消 费支出 (元) | 城镇 居民 | 农村 居民 |
2005 | 8723 | 6243 | 2688 | 1721 | 36.3 | 44.6 |
2010 | 16208 | 11502 | 5504.3 | 3167.9 | 32.4 | 40.2 |
2012 | 20610 | 14917 | 7518.2 | 4131.4 | 31.5 | 36.9 |
2013 | 22482 | 16324 | 8540.7 | 4875.9 | 32.5 | 35.7 |
随着平顶山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大有改观,旅游、服务等享受型时尚消费在城乡居民的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影响下,居民生活用消费品增长明显,在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居民消费热点正在由温饱小康型向享受富裕型发展过渡。
(五)财政收入总量不断增加,收入结构有待改善
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7亿元,比2005年增加165.4亿元,年均增长2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9.7亿元,比2005年增加90.7亿元,年均增长19.4%,高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2%)8.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7.7%,高出全省(7.5%)0.2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但收入质量不断下降,应引起重视,2013年,全市税收收入84.5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8%,低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6%,比2005年降低6.7个百分点。在税收收入中,平均增速前4位的是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均分别增长72.8%、62.4%、53.3%和38%,近年税收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开发利用,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仅分别增长7.5%和14.8%,分别低于税收增速10.5个和3.2个百分点。
(六)就业结构调整加快
2013年末,全市全社会就业人员达320万人,比2005年增加24.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146.1万人,比2005年减少16.9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92.8万人,比2005年增加27.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81.1万人,比2005年增加14.3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2005年56.4:21:22.6调整为45.7:29.0:25.3,将2005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与2009年的对应值相对比,反映出平顶山近年来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日趋合理: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成为最具吸纳劳动力的产业领域。
三、平顶山市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一)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失调
三次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结构高度化的基本指标。按照三次产业的演进规律,二、三产业占比越高,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水平越高。分析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农业小市、工业大市、服务业弱市”的特征,近两年工业比重虽然下降较多,但二产占比高、三产占比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1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0.4:58.2:31.3,其中:二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分别比郑州、开封、洛阳、信阳、新乡高2.2、13.5、0.5、17.7和1.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呈现“三、二、一”结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分别比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低10.4、3.4、3.0、1.7和0.1个百分点。
全国、全省、平顶山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年份 | 全国 | 河南省 | 平顶山 |
2005 年 | 12.1:47.4:40.5 | 17.9:52.1:30 | 12:60.4:27.6 |
2010 年 | 9.3:50.3:40.4 | 14.1:57.3:28.6 | 8.8:66.3:24.9 |
2013 年 | 10.0:43.9:46.1 | 12.6:55.4:32.0 | 10.4:58.2:31.3 |
(二)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高、畜牧业比重低
近年来,平顶山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经济总量也稳定增长,但从农业综合竞争力看,平顶山市农业基础弱,竞争力不强。就种植业总产值(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为46.6%(50.8%)的农业而言,又以粮食生产为主,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中草药材等效益较高的农产品总量不大,2013年产值45.1亿元,占种植业的比重仅33.3%,而许昌的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中草药材作物产值90.6亿元,比平顶山市大一倍多,占种植业的比重达51.2%,比平顶山市高17.9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全市农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生产模式仍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往往就种植调种植,就养殖扩养殖,更多注重量的扩张,而在质的提高特别是效益的提高方面力度不大、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
(三) 工业结构问题突出
作为工业大市,2013年工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8位。但从竞争力看,平顶山市还远不是工业强市。 首先是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 高耗能工业占比高,高技术产业占比低。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4家(含汝州市),居全省第14位。其中,涉煤企业186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煤炭工业(煤炭开采、洗选和炼焦)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5.2%,全市采掘工业、资源加工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其中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有色、化工等六大能源原材料和高耗能行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高达67.5%(全省比重为 4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从主导行业分析,全市工业增加值前6位的行业分别为:煤炭(含洗煤)、建材、电力、钢铁、炼焦、化工,与2005年相比,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发展特征基本没有大的改变。而能源原材料行业长期依托资源垄断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技术产业规模偏小,不足以扭转全市的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的档次和品味。 其次是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少。 2013年,平顶山市主要工业产品居全省前列的是原煤、焦炭、钢材、发电量、烧碱和水泥等初级产品,都是名副其实的原字号产品;而汽车、集成电路、电脑、手机、空调等终端高端工业品还都是空白。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平高集团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和特色产品。
平顶山市工业结构不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依托比较优势,加快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形成了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一批支柱产业,特别是新世纪之初,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上升周期,外部需求充足且加剧扩张,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高企,资源型工业利润大幅增长,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走出了一条过度依赖增加资源消耗、简单扩张规模、放大产能的发展路子,在占领产业高端、提升产业价值链上做得还远远不够,与周边地市相比,在先进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明显落在了后面。这种主导行业集中于生产链前端和价值链后端的工业结构,不利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对资源的依赖性强,且容易形成结构调整的惯性阻力,形势好的时候缺乏调整的内在动力,形势不好的时候缺乏调整的自主能力,以致于先天之势长期无法产生质的提升、蜕变。
(四) 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大个头企业和特色品牌少,行业层次较低
近年来,虽然全市服务业发展呈逐步提速态势,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三次产业结构依然不尽合理,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缺乏有效手段,服务业仍然是全市产业体系中的“短板”,是制约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难点。平顶山服务业大多为中小企业,整体呈小、散、乱状态,缺乏品牌优势和龙头企业。2013年,达到国家规模以上服务业标准(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或从业务人员50人以上的)的全市其他服务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金融业)只有188家,仅占全省(4988家)的3.8%,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只有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天昊实业、天瑞集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固定资产原值过亿的仅有平顶山移动、天瑞尧山旅游、市运输公司等15家,营业收入过亿的只有平临高速、天昊实业、通诚煤炭储运等17家。目前,全市无一家服务业上市公司或得到上市指导培育的企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无一家《中华老字号》品牌;金融业无一家外资银行,仅三家区域性银行;在全省63家A级物流企业中,平顶山市还没有一家。此外,信息、会展、居民服务业等更不具有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顶山服务业的壮大。
服务业规模偏小、层次偏低、新型业态发育迟缓、服务行业集聚缓慢等制约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为487.8亿元,居全省第7位,占GDP的比重为3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比重居全省第7位。平顶山市部分部门数据居全省的位次靠后,对全市第三产业的核算支撑作用不够,也从不同的层面印证着全市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的现状。2013年,平顶山市客运周转量居全省第12位,货运周转量居全省第13位,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居全省第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11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居全省第10位,电信业务总量居全省第8位,邮政业务总量居全省第10位;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居全省第9位,旅游创汇收入居全省第12位,普通高等学校个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居全省第10位和第8位,卫生机构床位数居全省第8位,位次都比较靠后。与信息化相关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应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现代金融业、房地产业,以现代物流体系为主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业业态呈现知识密集特点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受制于浓厚的传统模式影响,基础差、规模小,在总体层次结构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客观上看,平顶山市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受所处产业发展阶段的影响。2008年以前,全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挤占了三产发展空间,服务业比重持续下降,但2008年以后,平顶山市工业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快速回落并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而三产比重则比2008年上升了6.9个百分点。主观上看,也有我们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措施不多、推动乏力等问题所致。
(五) 投资结构欠优化,不合理
平顶山市目前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消费拉动不显著,进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则很小。一是从三次产业投资总体结构看,表现出“二三一”投资结构,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大,一、三产投资严重不足。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1.8亿元,一、二、三产分别占8.9%、52.2%、38.9%。投资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导向没能显现。二是传统产业投资比重不断增加,高技术产业偏低。平顶山市投资项目的主体大多集中在能源原材料行业,由于缺乏比较优势,其他行业吸引投资相对困难,这就造成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愈来愈得到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乃至产品结构调整步履维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达到节能目的将变得更加困难,随着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空间的逐步萎缩,全市节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火电、煤炭、建材、黑色、有色、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05年为38.6%, 2010年高达50%,2013年为44.1%,而高技术产业投资仅占4.5%;三是服务业投资整体不足。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为38.9%,比2005年仅提升0.9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看,与2005年相比,金融业比重降低0.1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降低0.2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降低0.3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娱乐业降低1.5个百分点。
(六) 县域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主导产业带动弱、区域协调联动差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2013年,全国、全省、平顶山的人均GDP分别为:42011元、34187元、31521元,平顶山是全国的75%,是全省的92.2%。从所辖六县(市)看,2013年,人均GDP最高的宝丰县达47430元,最低的鲁山县仅有14815元,宝丰县是鲁山县的3.2倍。把全市10个县(市、区)(高新区、新城区不单独统计)按照经济发展模式分类,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四个城市区,2013年,四区GDP占全市的31.4 %,在2012年全省50个城市市区中,新华区30位,比上年后移5位;卫东区17位,前移6位;石龙区34位,后移18位;湛河区39位,前移7位。第二梯队为舞钢市、汝州市。2013年,二市GDP占全市的27.8%,2012年在全省108个县(市)综合排位中,舞钢市第33位,后移9位,汝州市第38位,后移2位;第三梯队宝丰县、郏县。2013年二县GDP占全市的23.6%,2012年宝丰县居全省第25位,前移3位,郏县第89位,后移6位;第四梯队为叶县、鲁山县。2013年二县GDP占全市的17.3%,2012年叶县居全省第90位,后移6位,鲁山县第107位,前移1位。在四个梯队中,第四梯队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梯队。 二是主导产业带动弱。 目前不少地方缺乏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不突出,对本地经济的带动力明显不足。 三 是区域之间联动差。 地区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不少地方支柱产业选择雷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过度竞争现象严重。地区间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协调对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迅捷流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联动发展的机制亟待完善。
四、平顶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思考
(一)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第一产业的发展优化主要依赖对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科学管理、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改善状况。平顶山市土地构成比例平原:丘陵:山区为1:2.62:0.54,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4%、63%、13%。全省土地构成比例平原:丘陵:山区为1:0.3:0.5,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5.7%、17.7%、26.6%。
种植业的高效开发受土地条件影响,和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规模扩张有一定的差距,种植业增加值在全省排第12位,谷物类粮食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全省排第15位,豆类、薯类分别排第7位,油料类排第14位,烤烟排第10位,蔬菜类排第5位,瓜果类排第15位,农业产品类别单产水平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林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林业增加值在全省排第8位,造林面积、封山育林面积、幼林抚育面积、成林作业面积、四旁植树、苗木产量分别排全省第12位、第16位、第14位、第5位和第11位。
畜牧业发展相对较好,牧业增加值排全省第9位,肉类总产量排第7位,奶类总产量排第8位,蛋类总产量排第14位,由于畜牧生产高技术吸纳能力强,发展和上升空间不完全受现有条件限制,是第一产业增值增效的主要阵地。
渔业生产相对较弱,养殖面积在全省排第6位,水产品产量排第10位,对有效水面的科学利用和要素投入要有新的突破。
总体上,围绕农业高效开发、集约经营、扩大规模、综合发展,实现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提质”,就是要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继续推进优质粮食、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增强平顶山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效”,就是要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要 坚持做大工业总量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并重
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继续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和高端产品的比重,抢占工业发展的制高点。通过建设大型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和整合重组优势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区域工业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工业品牌,努力提高工业增长的效益。
1 .做好行业布局调整。 平顶山市所辖县(市、区)中,工业支柱行业集中度普遍较高,各地前5大行业增加值占当地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超过60%。包含了煤炭、建材、钢铁和电力等支柱行业的县市区,前5大行业比重更是高达90%以上。在各地支柱产业集中度高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大部分县市区采掘业或能源供应业比重明显偏高,装备制造业比重较低,产业层次普遍较为落后。能源原材料行业比重过高带来了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在技术节能空间逐渐耗尽的情况下必须转向主要依靠结构节能的道路。
2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新兴产业没有成长为支柱产业之前,以及现有产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变化的发展阶段,要坚持一手抓巩固传统支柱产业,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两个不能放松,放松了传统支柱产业的巩固,将对国民经济平稳发展产生极大冲击;放松了新兴产业培育,将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1)巩固煤炭、建材、钢铁、炼焦、化学原料和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改善企业盈利状况,通过争取项目投资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规模在全省的比重。依托平煤股份、神马实业、鲁阳电厂、姚孟电厂和石龙、宝丰等地的炼焦厂,继续保持煤炭、炼焦、电力和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在全省同行业居于前3位;依托舞钢公司、大地水泥、洁石集团、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和神马工程塑料公司等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差异化生产,努力巩固和提升钢铁、建材、化学原料行业在全省第一方阵的位次。
(2)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纺织等第二梯队的行业。 依托平高集团、平煤机公司、叶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集群和郏县铁锅制造集群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托宝丰酒业公司、梦想食品公司、叶县和郏县食品加工集群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 依托银龙集团、平棉集团和舞钢纺织集群通过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纺织行业在省内的比重。通过资产重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链条延伸努力使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行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使农产品加工行业在全省第二方阵的位次稳步提升。
(3) 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不锈钢、电子通信、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 依托圣光医药和郏县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旭原公司、宝隆公司发展不锈钢产业;依托市域内的能源、装备和化工产业培育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依托尧谷光电公司,在电子通信产业方面争取实现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