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发市委书记杨树平署名文章——向为官不为者开刀

11.07.2014  20:47

      7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市委书记杨树平的署名文章《向为官不为者开刀》。文章介绍了三门峡市为改进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向“为官不为”者开刀的做法和成效。文章指出,只有持续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治理“懒官懒政”,树立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同时,《人民日报》还配发点评《防止“作风生态”沙化》,对三门峡的做法和经验给予肯定,并希望有更多地方都来治理“懒官懒政”,形成愿干事、能担当、能成事的政治生态。现予转发。
  
   随着近年反腐倡廉力度加大,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懒官懒政”现象却在一些地方日益凸显。我曾到产业集聚区的一个村庄调研,村干部反映,到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时,因区划调整变更,很多事件就搁置下来,没人肯去理会、干事,跑了几个月都解决不了具体问题。还听到不少关于“在岗却不在状态,在位却不在谋事”的反映,一些干部为了不出事干脆不干事。“为官不为”已成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现象。
  
  治理“懒官懒政”刻不容缓,必须雷厉风行地向“为官不为”者开刀。从去年5月起,我们就此展开了一场专项治理活动。
  
  治庸,首先要敢于动真碰硬,以实际行动表明毫不含糊的决心和态度。三门峡市委先后下发决定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严查萎靡不振、得过且过者;严查对中央的要求部署不认真执行者;严查对群众的诉求推三阻四者;严查对发展的问题茫然无知者。动真碰硬,最终还是要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务实苦干。对那些为官不为、尸位素餐者,要敢于亮剑,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果断查处。
  
  我们把“裁判权”交给群众,让管理服务对象来监督管理者,使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行使。干部考评由上级考变为下级评,由年终考变为平时评,增加群众评价比重。凡群众评议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优评先,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凡被群众两次以上评议为不满意者,清退出公务员队伍。2013年至今,全市先后有136名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免职辞退6人,行政警告12人,9名县处级干部被调整到非领导职务岗位。我们还开通“治懒”投诉热线,一年来共接受投诉举报近8000件次。
  
  就治理“懒官懒政”的成效,我们算了五笔账:一是政治建设账。党员干部回归为民本色,老百姓对此纷纷点赞。二是经济发展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市委提出的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产业发展“四大一高”战略,精神面貌好了,干事劲头足了。三是民生改善账。今年年初,通过广征民意、问需于民,筛选了老百姓最关心的十件“民心工程”,涉及保障性住房、安全饮水等方面。四是干群和谐账。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有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下乡专门找上访户“解疙瘩”,变“上访”为“下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五是树立“形象”账。今年5月底,发放调查问卷12万份,94%的群众对党员干部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认为党员干部不仅思想上入党了,行动上也处处发挥表率作用。
  
  一年来治理“懒官懒政”的成效表明:“懒政少一分,发展热情就会多一分;勤政多一分,社会矛盾就会少一分。”持续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治理“懒官懒政”,树立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营造“有为才有位,有位就要有为,为官就要为民”的用人导向,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据7月10日《人民日报》)
  
   ●点评
  
   防止“作风生态”沙化
  
  □  晓勋
  
  目前,“懒官懒政”“为官不为”在一些地方、部门时有抬头,群众对此意见非常大。这种消极的为官思想危害不浅,如果不能对症下药,或者药力不够强,恐怕还会继续演变成其他作风问题,破坏党的形象,让群众反感。
  
  我们常说,一个地方发展的兴衰、一项工作落实的成败、一个机关部门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作风。而作风建设与地方政治生态密切相关。一年多来,三门峡积极治理“懒官懒政”,动真碰硬,建立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来监督和评判,营造了焕然一新的“作风生态”,从而为作风持续好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好作风保持长盛,源于整体“生态”的健康;好作风的枯萎,始于“生态”的沙化。有了良好的生态,好作风才能获得更多的环境支持,根深叶茂。当前,改革任务很重,人民期待很大,转型矛盾很多,干部能否克服消极心态,积极奋发有为,极为关键。从这个角度讲,希望有更多地方都来治理“懒官懒政”,向“为官不为”者开刀,形成愿干事、能担当、能成事的政治生态。(据7月1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