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常态下南阳市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8.01.2016  09:09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南阳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新常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重要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
      1 、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南阳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35.1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779.8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6.47亿元,增长12.2%,快于GDP增速3.1个百分点。 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2%,比2010年提高5.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年均增速9.2%,贡献率比2010年高出5.0个百分点。 
      2 、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
     
十二五”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传统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现代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从近四年的情况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升。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所占比例分别由2010年的6.1%、1.4%、4.3%、9.6%上升到2014年的9.4%、2.9%、4.9%、11.0%,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例则由2010年的15.7%、12.1%、25.8%下降到2014年的13.1%、9.5%、23.4%。 
        3 、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十二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持续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14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669.4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四年年均增长19.1%。2014年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0%,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
      4、从业人数持续增多,税收贡献较大
     
随着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市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184.0万人,比2010年净增17.29万人;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数量占全部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为26.2%,比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均呈提高趋势,但第三产业提高幅度高于第二产业。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及比重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从业人数比重(%)从业人数比重(%)从业人数比重(%)
(万人)(万人)(万人)
2011337.548.8185.426.8168.324.3
2012333.148.2184.326.717425.2
201332047.6189.428.2162.624.2
201432746.6190.827.218426.2

 

   2014年,全市服务业完成税收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3%以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5 、服务业载体功能日趋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南阳市拥有省级“两区”1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镇平石佛寺珠宝玉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镇平县石佛寺玉文化产业园区、社旗县商埠文化产业园区),在建市级以上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动漫产业园、物流园区等各类服务业载体30多个。
      二、主要服务业行业竞相发展
 
   1、交通运输支撑作用明显  
     
十二五”以来,南阳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6万公里,比2010年末增加0.1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3公里,一级公路达到63.4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2585.9公里,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11年以来,全市新增高速公路112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695公里,所有县城实现20分钟上高速。“十二五”前四年,全市累计完成客运量7.6亿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7亿人,年均增长6.2%;旅客周转量577.1亿人公里,是“十一五”时期的1.2倍,年均增长3.7%;完成货运量5.4亿吨,比“十一五”时期增加2.2亿吨,年均增长9.0%;货物周转量2181.6亿吨公里,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21.1%。 南阳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郑万铁路、宁西铁路、蒙华铁路、三淅高速等重大工程有序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河南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获准设立,更为南阳发展大交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电信业保持稳中有升
     
十二五”以来,电信业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各项业务指标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54.65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年均增长5.5%。固定电话用户数逐年下降,移动电话用户数较快增长,得益于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增长,全市电话用户数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3 、现代金融业快速提升
 
        2014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9.91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6.6%;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9.4%,比201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56.8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6.9%;各项贷款余额1552.5亿元,比2010年增加72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市上市公司8家,比2010年增加5家。 
        4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自  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1246.58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11.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77.04亿元,比2010年增加336.3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269.54亿元,比2010年增加109.4亿元。全市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11843个,是2010年的3倍多,年均增长32.0%。
     5 、房地产业稳步较快发展
     
十二五”以来,全市房地产业总体呈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商品房投资增长较快,商品房销售年度间表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连续下降,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9.0%,比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2013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47.91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4%,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下降5.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南阳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更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新动力,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业占比偏低。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服务业平均占比已经超过70%,发展中国家平均占比也超过50%。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不仅低于世界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国、全省水平。2014年,南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3.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5个和3.7个百分点。服务业滞后的“短板”效应直接影响到我市地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也对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不足。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不足15%。从投资看,南阳市服务业投资偏重于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而直接用于扩大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有效供给和需求的比例较小,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均未达到1%,严重削弱了服务业发展的后劲,影响了服务业结构升级。
        3 、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南阳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显著,发展旅游、物流具有较大潜力,但这两个行业尚未真正形成南阳服务业的支柱行业,尤其是物流业发展滞后,呈现散、弱、小的特征,专业化程度低,技术手段粗放,经营方式单一,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4 、缺乏龙头企业支撑。 南阳市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虽有了明显提升,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竞争乏力、行业内部集聚度低,缺乏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服务业集团和品牌。 2015年10月河南省命名的服务业百户领军企业全市只有一家入围。
    四、“十三五”南阳服务业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速度换挡、结构升级、动力切换、边际变化的“新常态”。国务院、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涵盖面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促进服务业提速升级,不断实现服务业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就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服务业发展。
      1 、提升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县区把思想统一到新常态上来,高度重视服务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立足市情和比较优势,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突出本地特色,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要素保障,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
      2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市场化进程,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支持以城镇为中心的区域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和提高供给能力,活跃市场供需环境。开拓各类市场,建立服务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咨询、评估等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服务技术和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作用;大力推动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区域性各类生产要素的集散中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
      3 、强化产业融合,激活多元动力。 调整产业结构是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南阳应立足于现有产业优势,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努力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激活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南阳制造”转向“南阳创造”。
      4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以区域带动、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强化龙头带动,以点带面,扶优壮强,提高服务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已有一定规模或有发展潜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的企业,使其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领头雁。二是以带动力强、效益明显的在建项目,后劲足、实力雄厚的骨干项目,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三是引导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世界大企业、国内品牌公司来南阳发展。
      5 推动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南阳实现绿色崛起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服务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功能进一步凸显,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一要着力解决创新风险问题。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注入、与研究院所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创新周期预判、资金不足、风险过高等问题,分担创新风险,激发创新热情。二要丰富创新方式。要根据企业规模实力开展各种不同方式种类、不同层次规模的自主创新或联合创新,把项目创新、流程环节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结合起来,把大创新与小创意结合起来,把整体创新与小步创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创新方式,提升创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