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征询意见公告

13.10.2014  14:28

安阳市政府采购中心接受委托,就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进行单一来源采购。为保证采购文件的公平、公正,现就采购项目内容、拟定供应商名称、单一来源原因及相关说明等内容诚征潜在供应商的意见,公告内容如下:

1、采购项目名称: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2、拟采购方式:单一来源

3、公告时间:2014年10月13日--2014年10月17日

4、潜在供应商如有异议,请于2014年10月17日下午17:30前以书面(加盖单位公章)  形式现场交付或传真形式至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5楼政府采购交易科,逾期不予受理。

5、采购代理机构:安阳市政府采购中心

联系地址: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5楼政府采购中心(安阳市平原路16号)

联系人:张楠

联系电话:0372-3387741    传真电话:0372-3387743

          采购人:安阳市卫生局

联系地址:安阳市红旗路与人民大道交叉口向北100米路东

联系人:刘新文

联系电话:13937275071

        监督单位:安阳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科

联系地址:安阳市永明路中段安阳市财政局

联系人:聂永刚

联系电话:2520196

论证专家:姓名                      职称

                    赵殿国              高级统计师

                    王陈重                经济师 

论证意见:

1、软件升级部分及调度机升级部分符合新老系统升级时无缝对接和不影响原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相关要求,符合单一来源的相关条件。

其他硬件部分中除了“录音卡”、“一次开关电源”、“配线模块”、“授时仪”以外的硬件设备均属于通用设备,建议按相关要求进行采购。。

网址:安阳市政府采购网      http://www.ccgp-henan.gov.cn/anyang

          河南省政府采购网     

安阳市人民政府网      http://www.anyang.gov.cn/

7、征询意见内容:

(1)拟定推荐供应商名称:深圳市中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A座605

申请单一来源方式理由:

为了避免重新更换设备造成的资源浪费,节约政府资源,保护之前系统中重要的数据资料和录音文件。特拟在原系统设备的基础上对部分交换机模块进行升级,对原有调度指挥管理等部分服务软件进行升级。此次120系统设备升级改造后可将原有单位设备使用效率发挥最大化。在节约资金、减少浪费的同时也保存了原有的重要数据资料,且也可实现升级后的模块和软件与原有系统设备兼容并可以无缝对接。特申请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实施项目采购。

(2)基本技术要求

1.  系统设计原则

1.1.  开放式、标准化

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同时能够与相关应急机构信息快速交换、数据共享的接口,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

1.2.  先进性

在建设中要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以保证通信连接的灵活性、网络运行的可靠性,系统的扩充和维护简单性。

1.3.  可靠性

在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突变时,应能使系统保持正常工作,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系统核心和主要子系统将考虑冗余设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停机的可能性。如遇到故障,能通过透明方式重新恢复。电源和数据储存将通过软件和硬件设计实现分布式,确保更换系统部件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确保不因其它子系统故障而影响120受理核心子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必须保证系统发生最严重的故障时仍能接听呼救电话并利用通信调度键盘实施基本的语音通信指挥。

1.4.  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间互连规模的扩大,信息和网络的安全性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限制未经许可的访问。系统具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可靠、稳定能力。 

2.  系统组成

安阳市急救指挥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子系统

(2)  计算机信息子系统 

(3)  数字录音子系统

(4)  地理信息子系统

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指挥调度系统。

3.  各子系统升级功能及性能要求

3.1.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子系统

本次系统建设配置的数字程控调度交换系统为120指挥中心提供核心的有线通信服务,负责完成120呼救电话的接入、语音指挥调度、ACD等功能。本次项目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子系统采用重要部件双工热备份,支持双机双系统执备。任何一个呼救电话呼入时,统一按照特定分配策略选择任何合适的坐席。调度交换机、坐席以及CTI  Server三者必须做到逻辑上高度兼容。

3.1.1.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升级技术要求

(1)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必须支持基于PSTN公网的传统TDM接口和技术的中国1号、7号信令、EM和ISDN  DSS1公网数字信令(其中七号信令须内置,不能采用转接卡实现,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2)  具备标准DTMF、模拟FSK中继接入等功能。

(3)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升级的模块儿应采用热/备或冗余备份配置,包括交换网络、电源、时钟、信令,中继,用户板等部件,一旦主用部件故障,立即无缝切换到备用部件上,所有的呼叫不会中断。

(4)  数字程控调度机设置内置排队路由控制功能,为系统的ACD服务软件提供备份机制,一旦ACD服务软件发生故障,由数字程控调度机内置排队路由控制功能来实现基本的ACD功能,保证电话的呼入和正常排队分配。

(5)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应能提供的接口:

A.  中继接口:数字中继A接口、环路Z、载波C1、E/M、磁石等。

B.  用户接口—数字用户U口(2B+D)、模拟用户Z等、IP电话接口。

(6)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应支持的信令:中国一号、中国七号、数字一号用户信令、V5、PCM用户、带内单频2600、EM信令、模拟用户/环路信令等。

(7)  VOIP协议应支持:H323、SIP;支持语音编码类型:G.711A/G723.1/G729A;支持传真协议  T.38。

(8)  数字中继模块儿:根据业务需求,并考虑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12320咨询电话等业务的接入及今后业务需求的发展,交换机数字中继线按8个E1数量进行框架设计,实际配置4个E1接口。

(9)  模拟中继模块儿:配置8路DTMF或模拟FSK中继与电信连接,实现120呼入及调度电话备份。

(10)  用户模块儿:配置不少于16路模拟用户线,用于受理坐席。

3.1.2.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升级功能要求

(1)  普通小交换机功能,包括:内线呼叫、外线呼叫、入局呼叫、夜服等。

(2)  自动呼叫排队分配功能(ACD功能),具有智能识别主、被叫号码的功能并自动分配至受理台(包括外部ACD、内部ACD功能,必要时能自动切换,不能影响受理)。

(3)  调度机功能,可以单呼、群呼、会议等各种情况的呼叫,以及呼入转接至内线用户和强插、强拆用户。

(4)  交换机系统具有自愈功能,当主用控制设备工作异常,备用控制设备自动接替原主用控制设备进行工作。

(5)  具有比较完善的人机命令和自动信息。

(6)  具有中继闭塞功能。

(7)  具有对NO.1和NO.7信令跟踪功能。

(8)  具有NO.1、NO.7汇接接续功能。

(9)  具有代答接续功能。

(10)  支持同时3方以上通话,最多支持60方以上双工通话。

(11)  排队调度机至少需要支持30方以上的电话会议功能。可通过各类中继方式,在专网、电信公网间实现单呼、组呼、群呼等会议指挥调度功能。所有会议、指挥调度功能可在任意受理台上实现。

(12)  设有专用的数字程控调度机维护台,用于管理、设置、监视接处警排队调度机的工作状态,具有记录系统告警信息,发送维护指令和数据修改和数据备份等功能。

(13)  提供完善的自动语音功能,具有误报拦截、语言提示、被叫判别、涵盖4位拦截功能。

(14)  提供呼入排队、来电抢先等相关CTI功能;根据需要以后可继续扩接多个受理座席,同时受理多起呼救,提供呼救应答、调度呼出、监听、强插、转移、群呼、组呼等功能,在调度席位上可实现电话会议或多方(含三方)通话功能。

(15)  提供恶意电话误报拦截功能,对恶意电话进行登记并能进行有效处置。

(16)  提供软电话功能及快速拨号功能,即通过计算机直接拨号和接听。

(17)  提供系统需要记录呼叫的各个时间值。

(18)  提供故障告警,自动检测功能。

3.2.  计算机信息子系统

3.2.1.  系统平台和通讯功能要求

(1)  网络平台软件选用Windows  2008,受理台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7,网络通讯协议遵守TCP/IP协议

(2)  系统具有故障报警功能

3.2.2.  呼救受理功能要求

(1)  *升级后的受理软件要保证和现有120指挥调度系统兼容;

(2)  *升级后的受理软件要能够查询120指挥调度系统的历史数据;

(3)  *升级后的受理软件能够配合、兼容现有联网分站系统;

(4)  120医疗急救指挥系统具有有线电话、无线120呼救、主叫号码提取,地址、名称及资料显示,数字化录音、GPS呼救定位等功能,系统应建立强大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支持系统智能化决策、指挥调度,系统数据库包括:电话资料数据库、录音资料数据库、急救分站信息库、医院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资料库、急救患者数据库、急救知识数据库、医疗专家数据库、灾难急救预案库、急救处理记录库及协助单位信息库、急救车辆数据库等。系统可以通过呼救受理台对数据库进行维护管理,可对各种病情、灾难事故编写急救方案。

(5)  合理设置呼救受理席。本次设2个受理席,采用一机双屏模式,分别显示电子地图、接警受理工作界面。每个呼救受理席具有呼救受理、调度功能,可同时受理120呼叫,其它呼叫排队等待,并可扩容。受理界面应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中文提示式操作,易学易用,简单方便; 

(6)  急救电话呼入时,能够自动弹出电话受理界面,可以将来话分配到受理台话机上,同时显示主叫电话号码、用户名、地址以及呼入时间(显示三字段需要用户数据);每一呼救受理台均以电子地图为导向,电子地图具有可根据主叫电话号码数据库自动定位功能,自动显示呼救者主叫号码、位置及周围地图,文字标示呼救来源,并确定等车地点;

(7)  直接呼叫调度功能;显示呼救电话及所属辖区附近急救站、医院相关资料,供指挥调度参考;

(8)  根据就近原则自动推荐最佳急救站点和急救行车路线;

(9)  预案功能:有预案的设置、显示及调用功能,预案可以有派车预案和出动预案等文本预案;具有专家系统,可供病案记录以及后期病案查询;具有专家系统,可供病案记录以及后期病案查询。

(10)  能够提供重复电话呼叫提示功能;能够实现并联归档功能:对于重大案例的多次呼叫、处理和反馈,或者同一案例的多次呼叫、处理和反馈,可以实现并联归档并统一编号;

(11)  能够提供重点病人提示功能:对于已登记在案的重点病人求助,受理台的界面将提示本次呼入为重点病人,对于排队的电话,在受理台的排队电话显示时,用特殊的颜色或者状态进行区分。在排队电话向受理台分配时,重点病人呼叫将优先分配;

(12)  能够提供恶意电话锁定功能;

(13)  反馈信息的录入功能:可以根据事件的类型、状态、起始时间、事发地、编号等条件对应出相应的事件来填写询问信息、反馈信息;

(14)  具有统计报表功能:根据指挥中心需要生成相关数据库,以完成各种查询与统计(如统计呼救类型、数量及其分布、调度员受理时间统计、调度员离席时间统计,出车情况统计、司机工作效率统计、医护工作统计、统计急救病种的概率及发病时间分布,送往地点统计以及重大事故统计,收费等等);统计结果要求能够以数字、表格、直方图、拼图以及曲线等多种形式输出;并根据用户方要求免费提供其它相关统计数据;

(15)  强大的数据维护功能,数据可即改即用;同时数据库系统可有效地保护资料在意外的情况下不受到损坏,或在损坏的情况性能得到完整地恢复;

(16)  可模拟呼救受理、可进行模拟演练,培训呼救受理调度人员,提高急救水平;

(17)  设立系统维护席,可对单位信息等各种数据库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维护等。同时要求系统供应商能够提供远程维护;

(18)  社会联动功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以及升级性,能很方便地进行扩接其它系统,为其它系统预留接口。在受理的同时,可以设置让社会联动单位在线旁听或直接调度联动单位;

(19)  具备重大事故处理、分级管理和汇报制度功能。当出现重大灾害事故时,系统提供记录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的能力,包括:灾害事故人员伤亡情况记录;调度员汇报过程记录;调度医护人员情况记录;伤员分流情况记录。

(20)  辅助信息通告。系统提供辅助信息通告功能,根据急救的需要,中心可向联网急救分站实时发送各种通知、函告、快迅;可将事件信息(特别是突发重大恶性伤亡事件)通知任意相关急救分站;可将在呼救受理台上查询的任何辅助信息通知任意相关急救分站;可将呼救受理台上编辑形成的任何文本发往任意相关急救分站;

(21)  全程急救信息化管理。记录接警处理时间,实现对调度接警受理质量全程考核;自动记录发车时间和出车时间,对司机和医护人员上车速度、急救准备充分度进行综合评判;自动记录到达现场时间,分析判断急救半径设置、调度派车、车辆配置等方面的合理化程度;

(22)  具有发送急救病症及急救预案信息到GPS车载终端、分站或医院急诊室联网终端功能;

(23)  全网时钟同步。系统内的所有设备,采用统一时钟源进行时钟同步,以保证系统数据时间的一致性;

(24)  具有自动数据备份、灾难恢复、防病毒等功能。

3.3.  数字录音录时系统功能

新增加4路一体化数字录音卡,需配合现有系统,实现受理、备用、办公电话的录音,具体要求如下:

(1)  提供4路模拟录音通道,对4部备用电话录音;

(2)  要求各录音线路之间互不影响,分别录音、分别存储;

(3)  当电话进入/拨出后,数字录音录时系统自动启动,同步录音,将通话内容、日期、时间等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

(4)  可通过急救信息系统对呼救录音进行多条件查询、回放;

(5)  可支持两年以上的录音文件存储;

(6)  提供录音容量已满时的告警功能;

(7)  系统设有分级管理权限,加强对系统以及录音文件的管理;设有退出保护密码,防止其他人员擅自退出录音系统;

(8)  可对所有录音文件进行各种相关统计,数字录音与报警事件相关联;

(9)  与全网其它系统时钟同步;

(10)  能实现远程录音回放;

(11)  随时可把录音资料刻录成光盘,长期保存。

3.4.  地理信息子系统

更新现有地图,包括以下内容:

(1)  图层要求

²  基本图层:至少具备道路、街区、乡村、主要单位、居民区、重点单位分布、地下建筑等信息内容图层;

²  专用图层:至少具备急救站、网络医院、社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4个图层。

(2)  具有在电子地图上准确报警定位功能,只要输入地名、单位名称等信息,可自动将呼救地点在屏幕中央按特定颜色的图标闪烁显示;

(3)  具有电子地图测距、面积计算、等高线功能;

(4)  电子地图操作平台:提供方便的多种定位功能、无极缩放功能、动态漫游、位置拖动、信息显示及对应操作、图层控制和即改即用功能等;

(5)  根据呼救地点的信息,与所属急救站之间形成最佳行车路线;

(6)  具有与受理系统、信息显示系统、GPS系统的接口;

(7)  地图具有可维护性和扩充性,提供点、线等编辑工具,以帮助完成对电子地图的维护及部分更新工作,可定期免费升级;

(8)  提供对图形数据(如城市地图、建筑、街道等等)及其相关信息(电话信息等等)等进行增、删、改,操作界面简单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