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扮靓老区 ——信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巡礼
“山里的鸟回来了,水中的鱼回来了,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也回来了。”暮秋时节,来到信阳采访,听到不少信阳人这样自豪地描述乡村新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曾经的期冀逐步在这里变为现实。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信阳市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化保护意识,留住生态之美,挖掘传统文化,彰显人文之美,改善人居环境,突出生活之美,打造特色产业,体现发展之美。昔日的传统农村,逐渐实现着向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的华丽转身。
坚持特色,干群同心留住乡村风貌
村头傲然挺立的古树,池塘里自在游弋的鸭子,溪水边快乐洗衣的农妇,这些普通的农村小景,都成了记者镜头的焦点。因为,他们充满了原生态、乡村味儿。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中国。”作家熊培云说。每个乡村都有它自己的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立足农村这个根、心系农民这个本,坚持农村特色,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我们这里讲究的是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新县县长吕旅说。遵循这个理念,新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力争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改直道路、不截断河道、不随意拆房,保留原有乡村风貌,体现乡土味道,让农村成为休闲乐土、寻梦故园。
“我们在招商中,变‘引’资为‘选’资,不利于生态保护的项目一律不要。”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说。有一次,一位投资商想在商城投资几亿元建设松香加工项目,预计建成后税收十分可观。但是,考虑到松香加工会影响松树的自然生长,进而造成生态的破坏,县里还是断然拒绝了这个项目。
对环境的爱护甚至细致到了对一节小小废电池的处理。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里,每个商店门口都挂放着旧电池回收箱,由政府补贴商户,推行“一节旧电池兑换一瓶矿泉水”的举措,鼓励人们将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箱,避免旧电池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青山绿水要爱护,乡村风貌要保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要求也要满足,美丽乡村建设,能够“一举多得”吗?
能!信阳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条件一般的村庄,着力在净化环境上下工夫,清理积存垃圾,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保洁管理模式,“干净就是美,持续就是好”。条件相对完善的村庄,做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村庄绿化,进一步提升生活环境。条件较好的村庄,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
不大拆大建,不涂脂抹粉,尊重自然环境,尊重群众意愿,信阳市走出了一条原汁原味的乡村发展之路。
多元投入,传统农村实现华丽转身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钱从哪里来”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信阳作为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来投入。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探索财政奖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市场化运作一点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说。
财政收入有限,就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让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经济实力有限,就整合交通、水利、环保等多个项目资金,让它们发挥合力办大事。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应当唱“主角”。由于充分尊重了农民的意愿,真正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也就激发起了群众的热情。商城县赤城街道办事处柳坪村匡玉国夫妇捐款、物资共计2万余元,资助该村改建小水塘及购置花卉、树苗;鲇鱼山街道办事处土门村青年孔德多义务为村里设计、美化墙面……在信阳,不少村庄都有一些这样的群众,主动请缨,筹资筹劳,为村庄建设添砖加瓦。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也加入到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成立全体村民参股的西河农耕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让群众全程参与村庄建设与管理、村规民约制订、产业发展等工作,实现村庄共建,成果共享。
美丽乡村建设,也牵动着各种社会力量。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家乡建设。光山县成功人士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捐建基础设施价值1.5亿元。近两年来商城县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1亿元,其中成功人士、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开发商等各类主体投入的社会资金近3.2亿元。
市场化运营建设美丽乡村也取得了成功范例。在新集村,不少无人居住的老宅子以每年100元的价格出租给了市场主体,由他们在保持房屋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承担维修、改造、经营的义务。十几所老宅子,变成了干净明亮、特色十足的图书馆、茶舍等。
创新筹资方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合力,信阳美丽乡村建设动力十足。
村子美了,生活方便了,农民乐了。“以前村里条件不好,年轻人连媳妇都娶不上,现在俺村建设好了,生活比城里还美,娶媳妇都还想挑个双眼皮鹅蛋脸的。”农民们用幽默又朴素的话语,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与骄傲。
产业支撑,美丽乡村撬动美丽经济
“我们要由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激发农村活力,真正打造出生产、生活、生态完美融合的美丽乡村。”信阳市委副书记刘国栋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信阳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撬动“美丽经济”,真正实现了青山绿水的经济价值。
浉河区文新茶叶基地,碧空如洗,茶山如黛。“我们的茶叶加工园区和科技园区辐射信阳30万亩茶园,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致富。”文新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借助茶叶种植和茶文化优势,附近的村庄开始发展农家游,天天有客人,家家有收入。
浉河区是闻名的茶乡,该区逐步确立了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对环湖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
新县则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今年截至9月份,该县共接待游客179.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4亿元。该县田铺乡田铺大湾村村民许秀青的农家乐9月刚开张,“十一”长假期间就挣了3000多元。“美丽乡村建设,让俺们住得舒坦了,经济来源也有了。”许秀青说。
农村“空心化”的现实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乡村环境好了,有了产业支撑,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始回乡创业或就业,信阳人称之为“回归经济”。在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美丽乡村吸引了30多位年轻人回乡创业,开农家乐、茶庄。村子里年轻人的身影多了,小学校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响亮了。
事实上,在信阳,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抓手和切入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变美了,村里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文明了,干群关系密切了。
根据规划,信阳市将按照“点、线、片、面”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统筹实施,次第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18年,90%以上行政村达到达标村标准,50%以上行政村达到示范村标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时再到信阳乡村看一看,相信是一幅更加美丽、和谐、富裕的新画卷。(记者 党文民 实习生 魏宇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