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市长乔新江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08.07.2014  19:26

日前,信阳市市长乔新江对市工商局呈报的《信阳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上作出重要批示:“我市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谨向全市工商系统表示祝贺和感谢!希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自3月1日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信阳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及全省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和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发展态势。 

一是激发创业热情,市场主体增速显著。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激发民间创业投资热情,市场主体增长加快,改革红利初步显现。3月1日至6月30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4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0.46%。前四个月全市新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14353户。登记制度改革有效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信阳市行政服务中心、浉河区等工商注册窗口一度出现“井喷”现象,全市日平均接待人数近600人次。

二是落地惠民举措,办事程序简便快捷。该项新政改革之初,信阳市工商局就专门成立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系统培训,增设受理窗口,增添办公设备,强化技术支撑,促进登记申请表格更精简、登记指引更清晰、工商服务更到位、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更宽泛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迅速落地生根,社会各界投资创业享受到更多便利,办事“程序简、办结快”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三是降低创业成本,群众满意普遍提升。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办理公司不再进行注册资本审验,不再限制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缴足出资的期限等,注册公司“门槛”和创业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是实施信用监管,促进企业诚信建设。3月1日起,河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率先按照总局规范和标准公示了全市14.6万户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备案、工商行政处罚等信息,在市场主体信息获取方面将更加便捷,交易安全更有保障的同时,逐步形成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严管”机制,促进企业诚信建设。

五是登记注册电子化,企业身份更“现代”。新版营业执照上印制了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时查阅企业当前最新的注册信息和经营情况,签约不需再核查。并依托电子营业执照,市场主体可以全程电子化办理登记注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发照,给市场主体带来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