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医生张瑞平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9.01.2016  18:46

   

    “尊敬的爱心人士您好,我们是患者的父母,是你给了我们的孩子第二次生命,同时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希望……”。


      20号上午,平顶山市医生张瑞平躺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为苏州一名16岁白血病男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封患者家属亲笔书写的感谢信,让张瑞平的心里既温暖又复杂。


      今年33岁的张瑞平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目前是平煤神马集团高庄矿职工医院外科的一名医生。2015年5月,他参加了市红十字会举行的血样采集活动,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


      2015年11月8日,张瑞平接到与患者初配成功的消息。这让他很激动,因为听说好多志愿者入库多年还没有被幸运地“选”上。然而,接受高分辨等位基因检测之后,患者方面又没了消息。他感觉“没戏了”,猜测自己被筛选掉了,颇有些失望。


      1月14日,张瑞平突然接到让他赴郑州捐献的通知。原来,之前确定为患者实施捐献的首选匹配者突然因故放弃了捐献,而患者此时已进入医院的无菌舱等待移植。情况危急,河南省红十字会紧急通知张瑞平赴郑捐献。接到通知后,张瑞平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家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这是救命的事儿,一刻也不能耽搁”。


      1月15日上午,张瑞平随平顶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赴郑州进入捐献程序。经体检,张瑞平身体符合捐献条件,1月17日开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由于患者方面情况紧急,原本4天的动员剂注射缩减为3天,昨天上午8点开始实施捐献。


      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共采集饱含“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悬液200毫升。捐献过程中,河南省红十字会、平顶山市红十字会有关领导赶往医院看望张瑞平,并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张瑞平成为平顶山市第36例、我省第5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号上午,在张瑞平捐献的过程中,苏州某医院的医护人员飞赴郑州,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待接收张瑞平捐献的“生命种子”。这位医护人员转交给张瑞平一封患者父母亲笔书写的信。张瑞平展开信就看到了本文开头那段感人的话语。


      在信中,患者的父母说,“由于这次体检非常匆忙,你能丢下手中的工作,全力配合,这使我们苏州医院的医生和我们全家很感动。我们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深信你拥有一颗善良而正义的心。我们的孩子在老家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孩子生病一年已化疗9个疗程,每个疗程都是提心吊胆过来的,我相信这次有了你的捐献,他一定会好起来,早日重返校园。”


      作为一名医生,张瑞平知道,根据捐献原则,造血干细胞的捐者与受者是不能见面的。他说,没想到患者家属会以书信的方式与他有了第一次这样的接触。看了信,他心里暖暖的,有激动有温暖,又有点复杂。他能体会到患者父母那种急切的心情,毕竟刚刚经历了一位捐献者的放弃。


      整个捐献过程很顺利,张瑞平说感觉很开心,希望造血干细胞能尽快移植给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20号下午,从苏州赶来的医护人员将护送“生命种子”飞回苏州,预计当晚即可将“生命种子”移植输入患者体内。


      就在捐献结束时,工作人员又了解到一个暖人的插曲:张瑞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在他的微信同学群里“曝光”后,他的大学同学纷纷为他捐款,为他筹措“营养费”。张瑞平已告知同学们,这数千元的捐款,他希望通过在苏州工作的同学转给受捐的患者,因为患者比他更需要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