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良好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统计战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积极实施 “131”工程建设,开拓创新,立足“大干、快干、多干”,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持续良好。
一、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8.03亿元,占全省的4.7%,同比增长16.1%,总量居全省第8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实现利润122.68亿元,占全省的5.7%,同比增长21.5%,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现税金55.56亿元,占全省的5.3%,同比增长4.4%,总量居全省第7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
二、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特点
(一)工业效益不断提高,总体向好,利润累计增速2-6月份各月均位居全省首位
2-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速分别为17.1%、17.2%、16.4%、16.4%、16.1%,分别居全省第2、3、2、2、3位,呈平稳趋势;利润累计增速分别为26.5%、25.5%、23.8%、21.2%、21.5%,均居全省第一位,也呈平稳趋势,税金累计增速分别为4.6%、16.2%、12.6%、-0.7%、4.4%,分别居全省11、1、2、13、6位,增速位次均较大幅度的波动。
(二)中小型企业收入比重、增速均居主导地位
截止6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4家,其中中小型企业870家,占全市的98.4%。上半年,中小型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93.19亿元,占全市的83.6%,同比增长18.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三)地方工业效益良好,中央省属工业总体减亏
上半年,地方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23.69亿元,占全市的85.7%,同比增长20.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27.15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税金29.34亿元,同比增长16.4%。中央省属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4.33亿元,下降3.9%,盈亏相抵后亏损4.47亿元,同比减亏4.58亿元,实现税金26.22亿元,同比下降6.3%。
三 、区域工业效益情况
(一)县区
分县区来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最高的是开发区,增长35.1%,增速最低的是华龙区,增长6.8%,两者相差28.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最高的也是开发区,增长33.8%,增速最低的也是华龙区,增长1.1%,两者相差32.7个百分点;税金总额增速最高的是台前县,增长37.0%,增速最低的还是华龙区,下降8.8%,两者相差45.7个百分点。县区三项指标的增速差距较大,尤其是华龙区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各县区最低。另外个别县区的三项指标的协调性较差.例如范县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增长21.4%、20.4%,可税金增长2.8%,分别低于收入和利润增幅18.6和17.6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聚区
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97.77亿元,占全市的34.5%,同比增长18.4%,高出全市2.6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96.05亿元,占全市的34.7%,同比增长18.4%,高出全市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0.85亿元,占全市的25.1%,同比增长16.2%,低于全市5.3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1.15亿元,占全市的20.1%,同比增长19.0%,高出全市14.6个百分点。
(三)濮范台综合实验区
上半年,濮范台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45.09亿元,占全市的51.6%,同比增长20.9%,高出全市5.1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收入745.09亿元,占全市的52.2%,同比增长20.9%,高出全市4.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2.09亿元,占全市的66.9%,同比增长15.5%,低于全市6.0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1.93亿元,占全市的21.5%,同比增长18.7%,高出全市14.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