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巴拿马赛会百年七日谈之五:不能小看世博会

06.03.2015  18:40

  1900年,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中国一定要自己举办一届世博会,而且,一定要选在上海。

  2010年,郑观应提出世博会观点的110周年。中国政府隆重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从5月1日到10月31日,历时184天,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以7308万的参观人数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象征。仅仅四年之后,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100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够借世界经济发展之势的机会少之又少,任何最惠国待遇都是中国给别国,而不是别国给中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点。历时近10个月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既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又使中国人再一次开眼看世界。

  展会期间,具有中国特色的展馆风格以及展出产品吸引了参会者的目光,引发抢购中国商品的高潮,以至于不少美术品、工艺品要不断涨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抢购的狂潮。

  资料显示,会后,中国商品呈现出口大幅度增加态势。当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丝绸14000万美元、茶叶1800万美元、桐油1120万美元,总出口额同比增加6000余万元。山西汾酒、竹叶青酒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成为国际市场公认的出口免检产品,也与获得最高大奖密切相关。当时纽约、旧金山等地客商纷纷来华考察,组织货源,准备销往欧洲市场。可以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为中国商品对外全景式展示的一个窗口,为“中国制造”打开了全球视野,被称为中国商品的国际化元年。

  经济的交流自然刺激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而中国代表团在展会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会后的参观考察,让国人深切的感受到中外的巨大差距。《图说1915巴拿马赛会:光耀世博史的中国篇章》作者王勇则举例说:“在展会产品方面,中国展区多以堆头为主,而国外产品则已经进化到通过图表、模型等生动化手段展示商品属性。中国展品多集中在传统的农贸土特产产品,工业、制造业产品几乎没有,这与国外较多的现代工业品形成强烈的反差。”

  如果说中国产品以文化的吸引力收获了西方的目光,那么中国人的目光则被聚焦在西方先进的生产机械、生产理念等方面。之后中国的工业化、机械化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加速发展。回望过去的百年历程,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民族工业、中国商品全面学习世界、接轨国际的起点。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思想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都加速了中国的觉醒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