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如期兑现 各地公务员都涨了多少?
网络截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表示,7月底前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调整。今天已经是8月1号,规定的期限已过,各地工资调整的进展如何?调整方案中,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又有哪些解决方案?
今年1月,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工作在全国铺开。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各地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7月底会在全国范围兑现:
李忠: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从6月份起,地方已陆续开始兑现增加的工资。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全国范围内将于7月底前基本完成。
7月29号,北京市人社局表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已完成工资调整,人均每月增资100元左右。广西、云南、山东、安徽等地也均已出台工资调整方案。
7月31号,河南南阳某中学的孙老师打开了她的工资单:
孙老师:俺们工资增资部分到位了。高级职称400块,中级职称300,初级职称以及技工类的200块钱。
不过,部分地区的公务员表示,他们涨的钱还没到账。
河南许昌县卫生局公务员李海峰:这个月工资没有啥变化。但是听领导说,连续补10个月,大概每个人就是3000来块钱。
许昌县人社局办公厅副主任王建许表示,许昌已在制订政策,督促各个单位抓紧落实:
王建许:平均一个人200、300,这个月涨不上,可能是下个月。
人社部解释,由于这次调整与养老改革同步进行,情况较为复杂。按标准增加工资之后,还要与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个人缴费相抵消。为避免出现“不涨工资”的情况,各地还需详细测算,启动相应补贴等措施。
安徽省人社厅工作人员:补的已经到位了,因为公务员纳入养老保险改革后,不是要个人缴纳一部分嘛,个人还要再缴个千儿八百的,谁愿意呢。工资调整以后,个人缴纳的8%那部分拼掉以后就加不了多少,你像我就加了几十块钱。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调整工作,是跟今年1月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工作同时开展的。但是,改革后虽然是涨了工资,但是还要扣掉个人缴纳的8%的养老保险以及4%的职业年金。这样一算,涨的钱,和上缴的费用互相抵消,人社部曾估算过,全国人均增资大约300元。
这次工资调整,最终落到个人手里的钱,虽然人均涨幅不大,但专家表示,这对于我国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调整现有不合理工资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工资占比较低。北京某机关公务员小刘,拿着她之前的工资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小刘:职务工资是410,级别工资是455,就是基本工资加起来是800多。津贴是生活性补贴是3120,工作性津贴是1670。
在小刘5000多的总收入中,津补贴占去了超过八成。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国公务员收入结构的缩影。7月中旬,82家中央单位公布了2014年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244亿元,津补贴521亿元,为基本工资2倍。公安部、海关的津补贴,甚至达到基本工资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