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卓越教学奖”争议的背后

24.03.2015  11:33

    谢晓刚

  3月17日,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网络票选活动正式开启,15位候选教师正接受师生的网络投票。从2014年12月底启动评选以来,这项旨在激励教师潜心于本科教学的大奖,遭遇了激烈的争议,引发了师生们的关注。(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时下大学老师的课时费与动辄几十万元的项目经费和层层奖励相比,自然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再加上近些年来,校方也好,教师也罢,为了获取国家巨额科研费和个人职称的评比,都一个劲地将精力放在科研项目上,放在学术论文上,而真正将精力花在培育学生上的较少,或许,这也正是引发全国上下对于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大讨论的关键所在。

  回顾一下,川大历史系青年教师周鼎于2014年12月23日凌晨发布了一篇《自白书》,痛陈高校教学、科研、职称评审中的各种弊病。《自白书》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很多“青椒”(高校青年教师的别称)的共鸣,舆论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可以说,川大青教周鼎的《自白书》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舆论对于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现状的讨伐。

  包括周鼎等不少青年教师,其对教师主体性、高教的意义空间的在意和关心是很可让人感动,但是,其概括或搬用出的高校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结论是否准确呢,则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毕竟,在高校以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科技部等等重大专项计划中的人才品评机制为龙头,已经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接轨于国际标准的拔尖人才品评和确定机制,这套机制之下,“大师”、院士、终身教授、资深教授们被当然地确定为高校内部等级制的教师队伍中的第一梯队。

  所以,对于高校如何剔除“重科研轻教学”思想,并不能简单地拿一个科研经费或某种评价机制来说事,毕竟在没有更为先进或更为直观的评价机制出现之前,这种现有的评价机制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换个角度来看,“重科研轻教学”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动辄几十万元的项目经费和层层奖励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只能说明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出现了失衡,这就需要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共同努力,寻找到另外一种补偿性方式来平衡它。而川大“卓越教学奖”的设立,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补偿性”评价机制,它能够打破高校唯一存在的“高大上”的科研奖励机制,是给那些扎根本科生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队伍的有益常态化的回报机制。

  川大“卓越教学奖”争议的背后,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教师对校方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奖机制的焦虑,毕竟通过网络投票、依靠学生打分来评价教师,难免会造就一批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的演讲大师型授课教师,但是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乃至高校整体竞争实力,恐怕仍是杯水车薪。

编辑: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