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没踩麦茬,麦子就收完了——73岁老汉的麦收故事

31.05.2015  22:08

新华网郑州5月30日电(记者宋晓东)今年的麦收,让73岁的老汉常文志着实得意了一把。年年麦收年年忧,可今年常文志没像往年一样,叫回在外地打工的孩子帮忙,一个人就收完了18亩地的小麦。“看谁还说俺老汉一人种不了地!”种了一辈子小麦的常文志,头一回脚没踩麦茬就收完了小麦。

家住河南省唐河县黑龙镇三官庙村的常文志,全家10多口人,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三家人全都常年在广东打工,全家的18亩地只靠常文志一人照看。“平时浇地、打药都很方便,雇个人帮帮忙就行了,可一到麦收的时候就忙不过来了,每年都得叫孩子回来帮忙。”常文志说。

这两年,常文志一直都在算笔账:18亩地收下来可以挣1万多元,可如果叫两个孩子回来帮忙,耽误的工资和路费就得三四千。“咋算都不合算,可麦子也不能扔在地里不管啊。”常文志说。而今年,唐河县鼎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收卖一条龙”服务,终于让常文志算明白了这笔账。

鼎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新成说,为了解决留守老人麦收难的问题,合作社今年推出了“收卖一条龙”的服务。麦子收割后,合作社按照小麦的水分含量,以每斤0.8元到1.06元不等的价格,直接收购小麦,不需要种粮户自己经手,“小麦直接变现金”,不仅省去了收割、运送、晾干、卖粮等一系列麻烦,还节约了成本,一个独居老人就能轻松完成麦收。“几千块的路费省了,孩子们也不用操心了,俺老汉一个人就能种一家子的地,种地打工两不耽误,你说美不美?”常文志说。

种粮户“按需点菜”,合作社“照单服务”,麦收也刮起了“私人定制”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不同农户的需要,很多合作社不仅有“收卖一条龙”的“全包”服务,也提供“收+送”、“收+播”等个性化服务,甚至还有合作社强强联合,通过统一签订托管协议、统一耕作模式、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施肥配方、统一签订粮食收购合同等进行联合经营。

像常文志一样,尝到定制服务的农民越来越多。河南省镇平县黄营村村民刘金汉,今年家里的14亩地连收带卖全部委托给了合作社,“种地再也不拴着咱农民的腿了,地里庄稼不耽误还能干点别的活。”刘金汉说。河南祥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强说:“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借助合作社收粮种地,方便省事还节约成本,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种粮的热情也就高起来了。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