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25.08.2015  10:48

      “十二五”以来,山东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引领山东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异军突起,全力推进。2015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竞争优势日益提高。1~5月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42.5亿元,实现利润292.24亿元、利税448.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1%、13.10%、14.43%,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占工业26.29%,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制造业产值规模继续保持了全国三甲,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大省的地位。

      高点定位 启动发展新引擎

      山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伴随着全球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兴起,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山东“蓝黄两区”和“一圈一带”发展板块的快速崛起,为信息技术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提供了载体条件。山东省高点定位,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创新转型为突破口,与“一圈一带”和蓝黄战略相呼应,加快“智慧山东”建设,着力打造山东经济升级版。2014年以来,山东又借力“工业强基”工程,乘势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山东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8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工业发展新引擎,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积极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加快了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加快了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山东工业经济走在了全国前列。

      全新布局 构筑崛起新高地

      近几年来,山东为做大做强信息技术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高地,对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区位和产业融合进行了全面布局,确定了7大主攻方向,着力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建设,发挥产业载体优势,率先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寻求突破。该省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城市为龙头,充分发挥济南省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功能,全力彰显信息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了以蓝黄两区的信息技术制造业为引擎、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软件、云计算产业为支撑、沿胶济铁路延伸拓展、鲁西南和鲁西北两尾翼迅速崛起的产业格局。

      山东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目前,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的信息技术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在全省的前三位,仅青岛、烟台两市就占据了全省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基地。济南在云计算领域已具备了国内领先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能力,成为继南京之后我国第二个“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业务收入占全省软件业的57.5%。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青岛——惠普软件全球大数据应用研究及产业示范基地、富士康(菏泽)产业园、华戎(德州)北斗科技产业基地等相继落户山东,必将会带动形成产业的一个新增长极。特别是位于鲁西南经济隆起带的济宁,把信息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产业来培育,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力争5年左右,济宁市信息产业突破千亿规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新硅谷”的目标。该市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条件下,蓄力赶超,后发崛起。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203.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创新驱动 打造产业新优势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是山东在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主攻方向。近几年来,山东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战略制高点,有效地增强了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该省坚持吸收改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集聚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通过承担“核高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持续创新,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了一批战略核心产品。特别是中创软件、浪潮集团等重点企业也分别在国产中间件、服务器核心软硬件及云计算基础软件平台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由华芯公司建成的国内首条高端存储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神戎电子研发的同步变焦激光夜视技术、歌尔公司的声学、无线通信、硅微麦克风技术、山大华天软件的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山东天岳的碳化硅晶体材料、济南晶正电子的铌酸锂电子材料等在电子材料、数据存储、软件设计等都已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积极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实现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的全面提升,推进了全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

      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廉凯表示,2015年下半年,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将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战略精神,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5%左右,其中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左右,全面完成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年度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