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 砥砺奋进 再绘美好蓝图

12.01.2016  15:59

郑东新区发展日新月异(资料图片)

   中原网讯(郑州报业集团记者成燕 宋建巧 整理) 五年一个刻度,郑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五年一个跨越,郑州又将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随着“十三五”美丽画卷徐徐掀开,我们将迎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迎来郑州“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期,“抢抓机遇、奠定基础、确立地位”的决胜期。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坚持“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以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个率先”为统领,力争提前三年,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指标实现翻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部分区域和领域初步实现现代化,消除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两个二元结构”和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人口“两个贫困”人口问题,综合竞争力跨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初步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实现国际商都规划2020年的阶段目标。

  今后五年,重点构建“十大体系”: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大枢纽体系;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大物流体系;构建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大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大都市城镇体系;构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大开放体系;构建科技创新链、人才支撑链、全民创业链“三链融合”的大创新体系;构建自然之美、田园风貌、绿色低碳的大生态体系;构建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大民生保障体系;构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的大文化体系;构建高质高效、公平正义、责任有序的大服务体系。

  聚焦“十三五”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本报对郑州未来发展蓝图进行深入解析,鼓舞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郑州“十三五”七大发展目标

   经济努力保持高中速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人均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优化,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稳步提高,服务业主导支撑作用明显,消费和出口拉动作用增强,国际综合枢纽港地位巩固提升。

   产业发展水平迈向中高端

  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进一步融合,智慧化、高端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方向更加凸显,初步建成布局合理、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更有质量和更有效益的经济增长。

   创新能力和实力明显增强

  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突出,建成一批全国知名的创新孵化器和综合体,培育更加优质的双创发展环境,集聚强大的创新创业队伍,建成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各项约束性指标力争全部达到或符合国家任务标志要求。统筹推进绿城生态体系重建,加快推进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综合提升城市的生态景观效果。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确保全市全面消除贫困,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力争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舒养、住有安居、出有畅行、游有美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

   社会治理能力取得持续提升

  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依法行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城市管理市民参与度不断拓展,努力打造法治、安全、效率的郑州形象品牌。

   城市软实力水平大幅增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道德风气加速好转,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市文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挖掘利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魅力彰显。引入更多国际流行元素,发展商都包容文化。实施城市品牌发展战略,持续打造国际化商都城市形象。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