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审计局创新审计项目管理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13.05.2014  19:39

去年,郑州市审计局在参观学习、征求意见、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郑州市审计局项目计划组织实施管理暂行办法》,以“审计五权分离”为核心,在审计组织方式、审计项目管理、审计后勤服务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今年的全省审计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一是在项目组织实施上,推行“审计五权分离”新模式。即将“审计计划安排权”、“现场审计查证权”、“审计处理处罚权”、“问题定性审理权”、“审计督查整改权”分别由不同部门或审计组、处理组独立行使,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项目节点控制等审计改革新模式。如今该局的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权在项目计划办,现场审计查证权在各个审计组,审计处理处罚权在审计处理组,问题定性审理权在法制处和审理会,督查整改权在督查办,将处室和审计组权利分散,形成互相监督机制。

二是在项目计划安排上,实行问计于民新举措。改变以前各处室各扫门前雪、自行制定计划的模式。由项目计划办牵头,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财政资金的规模和分布情况,结合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制定项目计划。采取了网络、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函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征集社会公众对审计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了密切联系群众,真正问计于民。其中,自主立项的产业资金审计项目,因视角独到,切合实际,促使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产业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5项制度。

三是在审计项目管理上,打造全方位项目控制新机制。该局将审计项目按等级划分,打破处室界限,实行审计组长公开竞聘,组员双向选择,对口单位回避制。并在审计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先后成立审计组和处理组,分别承担问题的审查和处理任务,从源头上加强对审计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此外,还要求审计组定期汇报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变静态数据汇总为动态跟踪反映,对审计时效进行了严格控制,从而提高审计效能。

四是在项目考核上,实行绩效考核多层次评判新办法。加强审计项目进度管理,实行节点控制,按段考核,实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审计复核结果实名通报制,落实审计组长责任制和审计人员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并修订了《郑州市审计机关目标考核办法》和《精品审计项目评选标准》,全面深化了审计质量控制。与此同时,出台了《督查工作暂行办法》,加大对省、市领导交办重大事项、重点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审计组遵守审计纪律等情况的督查并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年的实践证明,“审计五权分离”管理模式很好达到了突出重点、提升质量、规范程序、促进廉政的效果。2013年度该局共完结审计项目58个,查出违规资金10.1亿元,同比增长14.2%。管理不规范资金218.4亿元,同比增长277.7%。核减工程造价1.4亿元,综合审减率达11.4%。向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经济事项8项,市纪委监察局对3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中2名情节严重的向全市通报。彰显了审计在 “倒逼”制度完善、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市级预算执行及存在问题整改两个报告得到市人大的高度评价,并首次全票通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天君同志于今年3月11日作出批示“过去一年,审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望持续好的态势,在规范权力运行,贯彻国务院约法三章,服务全市大局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孙金献也对次项创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要进一步规范、提升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