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专家王辉:麦田里的追梦者

26.01.2016  23:07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

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

他把五十余载的光阴奉献给黄土高原,精心呵护着一株株绿色的希望;他用脚步丈量着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带到黄土地上的千家万户。

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育种专家王辉。他秉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踏实、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带着“育得金种慰苍生”的坚定信念,自青春岁月至古稀之年,脚踏实地,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我国优质、高产小麦的新品种。

1943年出生于陕西杨凌李台乡一个农民家庭的王辉,青年时期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是当时正处青春期的他最真切的感受。“上初中到高一的那几年,家里粮食不够吃,饿得人面黄肌瘦。

饱受饥荒之苦的王辉,切身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高中毕业时,王辉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作为第一志愿,梦想着通过掌握农业技术造福乡民。

大学毕业后,王辉先后在部队农场和眉县良种场锻炼和工作。1973年,王辉回到母校,在我国一代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的指导下开始小麦育种工作。

育种是一门辛苦活,让人一年四季都没有闲工夫。从9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10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春末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王辉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地里度过的。

1987年,王辉被抽调到育种教研组搞教学,兼职科研工作。自此,他开始独自进行小麦育种工作。

早出晚归,成了王辉的工作常态。他随身携带的记录本被不同颜色的笔写得密密麻麻,记载着小麦的“株高、抽穗期、发育快慢、整齐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王辉的办公室,这样的记录本已堆成厚厚的一摞,足足有三四十本。

在小麦杂交和收获的季节里,为了抢时间,王辉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直接送到地里,有时干脆自备干粮,饿了就“凑合吃点”。工作的忙碌,使王辉由最初的顾不上吃早饭养成了现在不吃早饭的习惯。

辛勤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1991年,王辉孕育出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此后,他培育出的新品种就像一颗颗倔强坚韧的麦种般,不断地生根发芽、分蘖吐穗。

而2005年,历经18年培育而成的“西农979”是王辉及其育种团队育成的11个小麦优良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它实现了王辉的梦想:把优质与高产、抗寒与早熟相统一。这一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也让王辉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截至目前,王辉已先后培育出小麦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53多亿亩,累计增收小麦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90亿元左右。

2007年,“西农979”拉开了陕西首个优质小麦品种产业化的大幕,售价高于市场上普通小麦5%的价格,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高兴地说:“种了大半辈子小麦,今天着实卖了个好价钱……”“这话听了比喝蜜都要甜。”王辉这样说。小麦育种专家王辉:麦田里的追梦者

2016-1-26 第42期 行业先锋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

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

他把五十余载的光阴奉献给黄土高原,精心呵护着一株株绿色的希望;他用脚步丈量着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带到黄土地上的千家万户。

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育种专家王辉。他秉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踏实、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带着“育得金种慰苍生”的坚定信念,自青春岁月至古稀之年,脚踏实地,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我国优质、高产小麦的新品种。

1943年出生于陕西杨凌李台乡一个农民家庭的王辉,青年时期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是当时正处青春期的他最真切的感受。“上初中到高一的那几年,家里粮食不够吃,饿得人面黄肌瘦。

饱受饥荒之苦的王辉,切身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高中毕业时,王辉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作为第一志愿,梦想着通过掌握农业技术造福乡民。

大学毕业后,王辉先后在部队农场和眉县良种场锻炼和工作。1973年,王辉回到母校,在我国一代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的指导下开始小麦育种工作。

育种是一门辛苦活,让人一年四季都没有闲工夫。从9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10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春末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王辉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地里度过的。

1987年,王辉被抽调到育种教研组搞教学,兼职科研工作。自此,他开始独自进行小麦育种工作。

早出晚归,成了王辉的工作常态。他随身携带的记录本被不同颜色的笔写得密密麻麻,记载着小麦的“株高、抽穗期、发育快慢、整齐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王辉的办公室,这样的记录本已堆成厚厚的一摞,足足有三四十本。

在小麦杂交和收获的季节里,为了抢时间,王辉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直接送到地里,有时干脆自备干粮,饿了就“凑合吃点”。工作的忙碌,使王辉由最初的顾不上吃早饭养成了现在不吃早饭的习惯。

辛勤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1991年,王辉孕育出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此后,他培育出的新品种就像一颗颗倔强坚韧的麦种般,不断地生根发芽、分蘖吐穗。

而2005年,历经18年培育而成的“西农979”是王辉及其育种团队育成的11个小麦优良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它实现了王辉的梦想:把优质与高产、抗寒与早熟相统一。这一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也让王辉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截至目前,王辉已先后培育出小麦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53多亿亩,累计增收小麦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90亿元左右。

2007年,“西农979”拉开了陕西首个优质小麦品种产业化的大幕,售价高于市场上普通小麦5%的价格,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高兴地说:“种了大半辈子小麦,今天着实卖了个好价钱……”“这话听了比喝蜜都要甜。”王辉这样说。

2008年,按规定王辉可以退休了。守着已有的荣誉,他尽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心怀多年的痴迷,他怎么能离开土地、离开种子?他说:“生产环境、自然环境不断变化,没有万古长青的良种,育种工作没有休止符!

育种是一个不断逐梦的过程,在优中选优,永远没有终点,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虽已年至古稀,但王辉心中依然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培育出一个产量潜力更高、品质更好、实用性更好、抗病性更全面的新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以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2008年,按规定王辉可以退休了。守着已有的荣誉,他尽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心怀多年的痴迷,他怎么能离开土地、离开种子?他说:“生产环境、自然环境不断变化,没有万古长青的良种,育种工作没有休止符!

育种是一个不断逐梦的过程,在优中选优,永远没有终点,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虽已年至古稀,但王辉心中依然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培育出一个产量潜力更高、品质更好、实用性更好、抗病性更全面的新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以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宋月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