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伙来渝创业 用石头做环保袋年产值超百万

16.05.2014  13:32

有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词: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在上海人李麒麟看来,石头真的能唱出美妙的“致富旋律”:他用石头做原料,做出了环保的塑料袋。用石头来做环保袋,这事还真没听过。

昨天上午,李麒麟作为江北区优秀创业青年代表,参加了共青团江北区委等单位主办的江北区庆祝“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活动。

两年的时间,李麒麟创办的公司注册资金从起初的不到6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万元。

从上海孤身到重庆创业

30岁的李麒麟说着一口标准的重庆话,如果不是自报家门,根本猜不出他是上海人。

李麒麟与重庆结缘是在2004年。“我老婆是重庆人。”李麒麟说,当时,妻子在重庆读大三,而他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

妻子毕业后就去上海跟李麒麟一起生活。后来,李麒麟辞去了证券公司的工作,先后跟随几个创业团队做了一些电子商务的项目。2011年,李麒麟和妻子创办了一个公益组织。在一次公益活动上,李麒麟认识了在国内专门做降解原料的一家公司的总裁。“我从他那里了解到了用石头做环保袋的技术,很感兴趣。

2012年4月,李麒麟考虑再三,最后决定孤身一人到重庆创业,在江北寸滩创办了一家环保公司。

环保袋燃烧后变回石头

起初,公司就只有李麒麟一个人。为了开拓石头环保袋的市场,李麒麟每天都四处奔走,拉业务,谈合作。

石头做的环保袋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环保袋没什么区别。手感、厚度、柔韧性和承重能力等方面,也和普通环保袋没有太大差异。李麒麟介绍,石头环保袋是通过高分子聚合技术生产而成,主要原料是一种叫方解石的石头,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李麒麟拿出一只石头环保袋,撕掉一小块点燃,燃烧了近半分钟。李麒麟说,这种环保袋最主要的特点用两字来解释:环保。

记者注意到,石头环保袋在燃烧过程中并没有异味,也不见黑烟。烧尽后的残留物是一块灰白色的固状物体,摸起来很脆。“你看,它又变回了石头。”李麒麟边演示边说。

用广告带动环保袋的销售

虽然有好的产品,但是李麒麟的创业之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首先是价格上没有太大优势。”李麒麟说,一只市场零售价0.3元的石头环保袋,成本在0.15元左右。

购物袋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型百货超市和菜市场。大型百货超市的购物袋都有固定的供货渠道,而菜市场的购物袋主要是成本几分钱的超薄塑料袋。“根本没法打开市场。

为了破局,2012年11月,李麒麟把公司搬到了江北区嘉陵三村微企创业园,又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

李麒麟想到的点子是把广告印在环保袋上,用广告来带动环保袋的销售。就这样,李麒麟把卖环保袋变成了卖广告。

2012年底,李麒麟生产出了8万只石头环保袋,上面印有11个广告和优惠券。“每个广告收费500元到2000元不等,然后我们把塑料袋低价卖给菜市场的经营户。

李麒麟说,一只成本0.17元的石头环保袋,零售价只要0.05元。“收支基本打平。”李麒麟开始以这样的模式运作自己的公司。一年多时间,李麒麟实现了石头环保袋本地生产,公司业绩也屡创新高。现在年产值已经过百万了。 

石头环保袋的外观和柔韧性与普通袋子一样,通过高分子聚合技术生产而成,主要原料是方解石。环保袋在燃烧过程中并没有异味,也不见黑烟。烧尽后的残留物是一块灰白色的固状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