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将抢险加固汉函谷关 两千年雄关将再现威严

15.05.2015  14:20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15日电(记者 桂娟)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洛阳将对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进行抢险加固,在提高遗址观赏性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其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关隘和重要防御遗迹的文化遗产价值。

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汉函谷关是中国史上建置较早、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雄关要塞之一,也是西域各国与洛阳经由“丝绸之路”互相交流的必经关隘。2008年,汉函谷关入选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经历6年的考古发掘和修缮,隐藏在山谷里的汉函谷关终于重现“天险”真颜。

经历两千多年风雨侵蚀,汉函谷关遗址本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损毁日益加重,关楼、关墙、阙台均面临风化、裂隙、结构疏松、冲沟、植物病害等负面影响,关楼敌台还出现了坍塌险情,亟待进行抢险加固。

今年1月,新安县文物局编制了汉函谷关本体抢险加固工程立项报告,逐级向国家文物局上交立项申请,并于近日得到正式批复。

洛阳文物部门将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制订保护和施工方案,对遗址南北两夯土墙垣和阙台上灌乔木深根系进行清理,对裂隙、洞穴、冲沟及夯土墙表层进行有效保护,并对关楼二层敌台进行维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