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三清零”已9天,将从4方面防控疫情

08.03.2020  17:23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新昌 摄影 张琮

月8日15时许,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25场新闻发布会。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共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虽然“三清零”已经9天了,但还不等于大获全胜,焦作将采取下面4方面防控措施。

徐衣显表示,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人员流动性明显加大,必须坚决防住输入性传染源,防止疫情反弹。特别是近期,境外疫情呈现加速蔓延扩散的严峻态势,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压力、新挑战。面对新形势,焦作将继续科学精准施策,因应形势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毫不放松抓紧抓好、抓实抓细防控工作,坚决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首先,焦作将进一步加强入焦人员管控。防范外来输入风险,尤其是海外疫情输入风险,将是焦作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将精准信息“有底数”。认真梳理掌握焦作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人员情况,依托大数据及时掌握、准确推送入境人员信息和有关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不同来源、不同去向人员,严格落地查人,做到不落一人,牢牢掌握防控主动权,将可能出现的疫情输入风险降到最低。把好防控“入口关”。加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场所的管控,全面排查掌握外来人员健康、流动等情况,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有疫情严重地区旅居史、有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的人员,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同时,加强与郑州、洛阳、新乡等地市的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及时掌握由周边机场、高铁进入焦作的境外人员信息,做到人员管控“无缝对接”,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织密排查“防护网”。巩固提升前期排查成果,继续以社区、行政村、行业单位为基本单元,运用“大数据分析+网格化追踪”合成手段,持续精准排查跟踪来焦返焦人员动态和信息,不断完善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对输入性疫情风险隐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坚决隔离疫病传染源,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其次,焦作将进一步加强辖区居民管理。精准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举措,以社区、行政村、行业单位为基本单元,划小防区,动态管控,责任前移、空间后移,把疫情防控覆盖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在管理工作中,将持续提升智能管理水平,全面推行“网格化+数字化”智能管理,全面实施“一区一码”电子通行证,在村口、楼院口、单位口、企业口统一设置检测点,绘制户情信息图,织牢疫情防控网络,及时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出行轨迹,智能筛查外来人员,逐步实现由属地管控、行业管控向个人防护、家庭防护、单位防护转变,由全面集中排查向日常动态防控转变。同时,以“四城联创”为载体,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时刻提醒公众疫情尚未结束、警报尚未解除,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再次,焦作将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管理。重点场所是疫情大面积扩散的风险点、隐患点,也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下步,焦作将落实负面清单。全市除动物诊疗机构、歌舞厅、电影院、棋牌室、网吧、游艺厅、洗浴中心等非生产生活必需的经营单位外,鼓励其他企业在落实落细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严格日常管理。加强养老、儿童福利、监所等人员密集、环境封闭场所的防护,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加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较大场所管理,严格实行公共场所扫码出入制度,做到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溯。降低集聚风险。继续暂停群体性聚餐宴席、扎堆聚会、聚集娱乐、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会、人才招聘会等大型公共活动和群众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集聚风险。

最后,焦作将进一步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疫情形势不断变化,防控工作也及时分析、科学研判、提高升级。将用好“一张码”“一朵云”“一张网”,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结合全国、全省大形势,结合疾病流行规律,结合学生返校、城市返工等人员流动出现的风险隐患,及时分析研判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优化完善方案和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做好防控工作。尤其是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开学问题,我们将以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分析研判,细化分期分批开学方案,严格落实复课前体温日监测、活动日报告、健康动态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复课后上好疫情防控“第一课”、封闭管理等系列具体措施,探索建立校园公共卫生管理等标准化体系,形成长效机制,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阵地,坚决把疫情挡在校园之外。同时,继续做好停学不停课网上教学,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确保校园安全和学生全面发展。

徐衣显表示,焦作市将时刻紧绷疫情防控思想之弦,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精神,一如既往、慎终如始,不获全胜不收兵,众志成城打胜打赢!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