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交电商圈层电商的审视

20.12.2019  15:23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地道店内部的学习讨论,分享人是地道店创始人、总裁王元杰。讨论中听到不少对社交电商的有趣洞察,各个维度都很新鲜,故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当下如火如荼的社交电商,其实师从一直在政策边缘游荡的传销而来。不仅模式如此,大多数操盘手,都是来自传销界曾经著名的人物。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操作一个新名词,换了马甲,就以为别人不认识了,但干的事情,还是老勾当。

我试图揭开圈层的秘密,挖出其危害,以期擦亮众人的眼睛,回归到行正道、做正事上来,别误了时光又害了自己。

第一,为什么要圈。圈层电商必须是圈套圈,层叠层。圈者,教化新人之场景;层者,利益分配之模式。为啥把人圈起来?圈起来,建立一个封闭的场景,好让圈者被充分教唆和洗脑;圈起来,就可以以多胜少,众口铄金;圈起来,就可以胡言乱语,瞎编乱造。那么圈起来后说了什么?核心内容就是,层层分析,层层诱惑,层层算账,直到让你深信,只要你动心了,一夜暴富就在眼前。当前微信群成了圈人的主要场所,比起以往的线下集会而言,先进不知多少倍。

第二,为啥要层。传销之所以被诟病,主要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传播者会不管产品的质量,不管产品的价格,不管买家是否需要,不管买家是否划算,以一己之私,危多人之利。而且,层层叠加利益,致使商品价格严重违背商品的价值,购买者如果不是因为层的利益,打死也不会购买,那么那些碍于面子、躲不过死缠烂打买回家的人,他们的感受是何等愤懑啊?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就是多层利益叠加的危害。为了刺激传播,层层叠加的利益使商品的定价超越国家规定的红线,超过零售价80%都稀松平常。

第三,圈层的命脉。圈层电商基本都是项目方负责提供产品、提供规则、提供宣传内容,其他的都是传播者,还美其名曰消费商。著名自由经济学家庞博夫写了一本书,叫《消费商》,旨在阐述消费者是创造财富的人,也该是财富的拥有者。这本书被圈层电商挂于口边,奉为社交电商圈层理论的《圣经》似读本。殊不知,《消费商》的消费者与圈层电商中的传销者根本不是一路人,庞先生并没有指明消费者必须传销才该拥有财富。那么,言归正传,根本问题在哪?在于产品和服务。我们知道,京东之所以做的好,在于其在产品和服务上的专注与深耕,即便如此,京东多年的努力也没能从销售商品中获得多少利润。而圈层电商中,真正用于整合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少之又少,怎么可能比拥有全部销售利润的京东还能做得更好呢?所以,圈层电商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注定走不长。

第四,坏的效应。社交电商、圈层模式走入线上之后,掀起阵阵热浪,使得社交电商成了大热,包括知名电商平台的大佬们,都在公众场合发表感叹,承认了社交电商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但是,社交电商不等于圈层模式,当下的创业者,总把两者整合得天衣无缝,仿佛不是圈层,就不是社交电商一样。也有不少知名企业和大型电商平台开始使用圈层模式做社交电商,比如某东,又比如同啥堂。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关注,他们做社交电商的产品基本上都不是常规销售的产品,为什么?拿同啥堂来说,同啥堂的多层利益叠加到顶极时,经营者能拿到的利润超过售价的65%,这显然,以往的价格制定模式不适合圈层模式。一句话,圈层电商必须定高价。大家明白了吗?

本人并非跟社交电商过不去,我本人也是社交电商的创业者,而是实在看不惯许多年轻人太热衷于圈层中不能自拔,刚刚努力一阵子,却突然听闻平台被查封、平台有问题、平台涉及到传销之类。改弦易辙还得及的,可是,他们却又寻找到了新一个圈层。救救他们吧,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