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网约车不能学“老欧洲”

16.03.2016  19:27

  ■ 社论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十三

昨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就“深化出租汽车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专车之争是过去一年民众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相关部门的政策屡屡引发争议。在全国两会这个场合,交通部长直面尖锐敏感问题,回应民众与行业关切,体现责任与担当。

记者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不少。杨传堂部长表态,对网约车不搞“一禁了之”,通过立法途径让专车获得合法身份,相信让很多已经习惯了专车服务的民众以及相关企业,都感到不少宽慰。

可以预见,专车或者网约车在时下的中国不是禁止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取得合法身份,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专车行业就此一帆风顺,能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监管体系,也将性命攸关。

因而,说到底,最终出台的政策是什么样子,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专车或网约车。

专车出现之后,触动旧的利益格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各国政府均面临新的挑战。确实如杨传堂部长所言,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对网约车如何实施监管,一直争议不断,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对网约车持完全禁止的态度,美国各个州也是有禁有放。

外界的情况就是这样,问题在于,我们是该学习借鉴禁止的国家呢,还是应该向有的国家那样为网约车绿灯放行。

其实,仔细观察各国的态度,不难发现,禁止网约车的多是保守的欧洲国家,日本禁止网约车也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日本也是保守型社会。而美国因为各州拥有较大的立法权,并且各州状况不一样,所以会有禁有放,但还是以放为主流。

那么问题来了,保守的“老欧洲”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对象吗?

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老欧洲”国家也就只有德国依靠深厚制造业功力勉力维持局面,其他欧洲国家大多难以让人产生期待。为何如此?答案就是,保守,各个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划好了势力范围,容不得外来者,也容不得颠覆旧格局的创新者。一旦有新的事件,那些在政治与经济临界点上挣扎的政治家,不得不对旧的利益群体妥协。保守看似能换来暂时的稳定,但扼杀的是社会的创新和活力。

为什么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姿态对待网约车?其实,我们看看目前的IT业就明白了。目前,世界10大互联网公司除了美国的就是中国的,既没有老欧洲的,也没有日本的。之所以会如此,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美两国政府和社会的开放。尤其是我们,一直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所以才能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内,产生出多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这也决定了,中美两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经济体。

老欧洲”的没落是必然的,日本的长期低迷徘徊也是必然的,因为,这些国家都缺乏勇气和能力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只能向福利主义与既得利益妥协。今天,它们向网约车说不,明天就有可能向其他的新经济业态说不。

在网约车问题上,欧洲一些国家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不值得借鉴,也不值得效仿,更不应成为政策保守性的借口。任何新兴业态都会带来一堆麻烦,但是,中国过去的成功经验从来不是因为有了麻烦就一禁了之,而是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顺应时代和市场潮流,研究这些麻烦,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拿出智慧和勇气,相信出租车行业会有更好的未来,网约车也同样会有光明的前景。

编辑:戴玉玺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