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美丽河南 共圆富强之梦——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19.07.2014  21:49

(一)

      阳光七月,数点春光皆散尽;热情无限,义务维修献爱心。7月13日至18日,我校电器开发部分别在校家属楼、小王庄、张庄村等地进行了为期5天的义务维修活动。
      到达活动地点后,同学们迅速安置桌椅、张贴活动横幅、准备维修工具,一切就绪后,义务维修活动正式开始。路过的居民看同学们干得认真负责细心,纷纷拿出家里需要维修的电器。同学们把维修的电器一一贴上标签,并请物主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维修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队员们娴熟的维修技术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居民陆陆续续拿出家里的电器进行维修。不久,同学们的工作台已经被电风扇、小音箱、电插头、热水机等东西所占满。有些感兴趣的家长甚至也参与进来和同学们一块讨论问题所在,一起动手维修。时至中午,烈日当空,同学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但他们沉浸其中,似乎从未察觉。一位好心的大叔甚至拿来茶水供同学们饮用,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暖和笑意。道虽逊,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同学们信心满满,团结协作,最终把问题一一攻破。对于有些不方便带出来的电器,还有同学进行上门维修。活动快结束时,同学们和前来维修的物主联系,将维修过的电器如数送回,并得到了物主的一致好评。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据统计,截至目前电气开发部实践团队共维修家电389件,修好208件。通过维修电器的亲身体验,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建设富强河南中去,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电气学院)

(二)

      为了解新农村建设成果以及村民的生活水平。7月13日,我校机械学院农村实践团深入走基层,来到了位于焦作市新城开发区、河南理工大学北面的仇化庄,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生活采访。
      在仇化庄,实践队员们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仇化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指导下,该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现在的仇化庄已经改变传统单一的经济模式,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有效地运用了多重经济模式进行致富。
      在此基础上,实践队员又分别就新农村建设、医疗养老保险、孩子上学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和调查,并向每一位采访者分发了调查表。村民们纷纷表示如今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政府的补助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好,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也愈发完善。村民李大爷讲:“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好啊,是实实在在的为咱老百姓着想,俗话说‘实干兴邦’政府能够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办事,那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调查完毕后,实践团的成员们还细心地向村民们讲述一些国家政策和科普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地村民身上的淳朴和热情。
      此次下乡实践,加深了我校大学生对基层新农村建设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在拓展同学们视野的同时,也使大学生们进一步明白了当今新农村的来之不易,这也必将对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和凝聚青春正能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机械学院)

(三)

      为建设富强河南,普及推广电脑使用的年龄阶层,使更多的人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切实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7月14日,外国语学院“走进社区,服务基层”社会实践团到丰收社区进行一对一辅导,教社区老人使用电脑。
      辅导前,队员们向老人简要介绍了即将开展的辅导内容,包括电脑的开关机和如何使用QQ和别人聊天,怎样添加好友等等。上午9点,队员们开始对社区老人进行正式辅导。丁珍珍同学做主讲,其他同学指导老人具体操作。一位老大爷说:“我们什么都不会,只怕麻烦你们了。”队员们则纷纷表示:“我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你们服务,有什么不懂的,想了解的尽管问。”在实际辅导与操作中,队员与老人均十分用心,但依然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辅导期间,一台电脑突然出现了系统崩溃,老大爷顿时手足无措,后经过队员们的技术攻关,终于解决了问题。虽然大爷大妈们年龄已大,但是他们对新鲜实物的好奇程度却很强,实践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加强集中讲解使大家步调一致。上午的辅导结束后,老人们均表示收获颇多,感激队员们的热心,并赞扬了队员们的电脑技术与辅导能力。
      队员开展此次社区实践,不仅锻炼、加深了实践队伍的交流表达能力,同时也扩宽了社区老人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为建设富强河南贡献了一份力。(外国语学院)

(四)

      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乳制品企业的龙头蒙牛集团,深刻体会蒙牛精神,感悟成功之道,为建设富强河南做出贡献,7月15日,在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蒙牛乳业焦作分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
      “质量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该公司讲解员张静详尽地向参观学生介绍了蒙牛乳业先进的科技设备、明智的管理理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首先参观了蒙牛乳业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精确快速运行的14条生产线,干净整洁的车间,以及“追求天然,远离污染”的蒙牛标志,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参观学生学习了蒙牛乳业先进的管理理念。蒙牛公司采用透明化的管理理念,用玻璃取代了传统的墙壁,方便各员工的互相学习,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公司对奶牛的管理更是让人折服,奶牛餐厅、卧室、活动区先进合理,机器人挤奶、挠痒确保每头奶牛能够健康地成长,赛科星性控技术为蒙牛集团保证了优质的奶种。在参观的最后,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欣赏了蒙牛乳业发展历程宣传片。
      此次参观活动持续近2个小时,不仅使参观学生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企业成功的立足点,收获了许多企业得以长久发展壮大的经验,使他们能为建功富强河南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使他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纷纷表示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当代大学生。(材料学院)

(五)

      流动性商贩作为一个独特的现象存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在构建和谐民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为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现状,7月16日,我校文法学院“萤火之森”实践团队对一些流动性商贩家庭进行了走访调查。
      上午,队员们走访调查的第一站是一位卖蔬菜的阿姨。阿姨住在距离学校相对较远的府城。队员们一路经过公交车的颠簸与烈日下的步行,终于在阿姨的迎接下,来到了她的家中。此时阿姨的家人正在自家的田里打理蔬菜。阿姨一家没有固定工作,只种有几块蔬菜地。阿姨一家播撒汗水,收获蔬菜,并到处吆喝贩卖,由于没有执照,经常要躲避工商税务部门或城管执法,收入极其有限,经营状况并不乐观。阿姨谈到,在他们家附近有许多像她这样的流动商贩。在这些进行流动经营的小商贩当中,有的是为了补贴家用而有的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辛苦劳累却收入微薄,而且总是受各种条件限制,还要疲于处理与城管的关系,生活状况并不理想。从现实状况来看,对这些无固定工作、只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村户籍的城市居住者而言,无论是家庭日常生活、医疗服务,还是关系家庭命运的儿女教育问题均较为严峻。
      在阿姨的推荐与介绍下,“萤火之森”实践团队还走访了另外几家流动商贩家庭,了解他们具体的生活状况,扩宽了队员视野,对这一群体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次实践深入基层,将流动性商贩这一群体真实地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有利于增进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理解,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