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城市一个家?看看河南这俩母亲是咋坚守的…

15.05.2017  18:01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韩谨伊 文图

昨天是子女陪伴母亲,表达爱意的节日,有一对夫妻等这一天很久了。“我们一家人,却分开在三个城市生活...”公交二公司乘务员彭丽玲说到家里的情况时,有些哽咽,更有很多无奈。

彭丽玲的丈夫,是一名是驻守边疆的军人,母亲节,他们的愿望跟天下所有子女一样,就是好好孝敬下自己的老母亲。

思念:一家人分居三地,时常梦到驻守边疆的丈夫

在皑皑白雪下面,站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军人,慢慢走近些,彭丽玲才看清楚那个男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她奋力跑过去,一把拉住丈夫的手,深深地注视着那张曾经熟悉英俊的脸,却发现因为常年的高原生活,丈夫变得又黑又红,多了一些西北汉子的粗犷。她有太多的话想对丈夫说,可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叮铃、叮铃……彭丽玲下意识地翻身起床,看了一下闹钟,该起床上班了。

“可恶的闹钟,打扰了我的美梦。”可能是太长时间没见到老公,太想念他了,才会做这样的梦,彭丽玲羞红了脸。

彭丽玲今年30岁,是一名军嫂,在公交二公司做乘务;丈夫是一名军人,部队驻扎在西藏那曲,距离郑州约3000公里:婆婆和孩子在鹤壁农村,距离郑州150公里。郑州、鹤壁、西藏,三个城市一个家,彭丽玲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3年前,通过亲人的介绍,也怀着对军人的无限敬仰,彭丽玲和丈夫相恋了。婚后丈夫就回到了部队,新婚燕尔就要两地分居,其中的苦楚只有彭丽玲最清楚了,打电话是他们唯一的联系方式,部队有纪律,通话时间都有限制,更谈不上视频了。于是她选择了到部队去看望丈夫,部队驻守的地方海拔4450米,气温低至零下30℃,天空时常‘漂着雪花,条件异常艰苦。老公看出了妻子的担心,便安慰她说,“对于军人来说,这点苦不算什么。”

无奈:夫妻二人因工作分开,婆婆操劳持家带幼儿

短暂的相聚之后,夫妻双方又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直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丈夫还在往家赶的路上,在她最需要丈夫的时候,陪伴在她和孩子身边的是她的婆婆。

为了让彭丽玲做好月子,家里不富裕的婆婆花钱从不吝啬,变着花样做各种好吃的给她补身体,还时不时讲一些丈夫小时候的趣事逗彭丽玲开心。

产假休完,彭丽玲回到郑州上班,不得不把几个月大的孩子留给婆婆照看。婆婆一边照顾着孩子,一边还要干农活,有时候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孩子一天天胖了,婆婆却一天天瘦了。

“记得有一次我轮休回老家,到家时发现家里大门紧锁,打听邻居才知道,孩子几天前因为发烧已经去县城住院了。”当彭丽玲急匆匆赶到县医院时,她看到一脸疲惫两眼通红的婆婆抱着熟睡的孩子坐在病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抱着婆婆哭了起来。

“妈,你怎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彭丽玲哭着说。 婆婆却回答道,“妮,你上着班,妈怕你分心啊,也没什么大毛病,过几天就好了。”

彭丽玲看到婆婆因过度操劳而消瘦的脸,默默地接过孩子,可以想象到婆婆没日没夜照顾孩子实在太辛劳。

第二天,婆婆就催她回郑上班,“家里一切都好,孩子也快出院了,你放心去吧,好好工作。”“孩子也很懂事,被奶奶抱在怀里还给我说再见。”彭丽玲回忆说,当时那种情况下,心里真的有太多不舍得。

坚守:三个城市一个家,两位母亲一直在坚守

有了婆婆的支持,彭丽玲工作起来特别有动力,面对每一位乘客她都报以微笑,她说,“一个人在外面待久了,看到来来往往的乘客都有种熟悉的亲切感,把微笑留给乘客,乘客也会给你一个微笑。车厢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把车厢打扫干净,布置得温馨些,会有家的感觉。”

据了解,彭丽玲在郑州的家是一间远在郊区的出租屋,其实她很想拥有一个真正的“家”,有自己的房子,房子里有老公和孩子,为了这个“家”她一直在努力工作,多挣一分钱,她都觉得离“家”的距离近些。

今年的母亲节,彭丽玲打算趁轮休的时候回老家看看婆婆和孩子。“我老公也会趁值岗休息的时候,跟我婆婆视频,我们都要好好谢谢这位伟大的母亲。 ”彭丽玲说,生活虽苦可我从来没后悔过,一位“英雄战士”的背后必须有一个女人默默的付出。彭丽玲现在不止是军嫂,更是一位母亲,也正是两位母亲的默默付出和坚守,才能终有一家人的团聚。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