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经验的结晶 长期探索的硕果

20.10.2014  19:19
  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的专题辅导报告中,郭庚茂同志提出了“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战略谋划,得到了全省上下的广泛认同。“三个总”战略谋划并非即兴之作,而是植根于这些年河南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长期奋斗实践经验的结晶和持续探索的硕果,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蕴。
  
  “坚定总坐标”,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是一项十分现实、繁重和紧迫的政治任务
  
  “坚定总坐标”,包括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端正根本政治立场,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出“坚定总坐标”,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但如何建设,可以说充满风险,建设的过程也非一帆风顺。如果不注重学习,没有“看齐”意识,就会缺乏政治上的判断力,就可能跟不上中央的决策部署。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唱衰中国和各类“中国崩溃论”的叫嚣,面对各种现实生活中许多考验和诱惑,如果政治上不坚定、不清醒,就很难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很难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很难做到对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搞变通、不打折扣。有的干部经济上出问题,搞贪腐,根源往往在于思想先滑坡了,信念先动摇了。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放招商,但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GDP,损害百姓利益,被外商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这说明个别干部的立场出了问题。这些年,我省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盲目蛮干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群众对此是有意见的。
  
  总之,就我省来说,“坚定总坐标”,解决党员干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方向问题,“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立场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绝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是一项十分现实、十分繁重和紧迫的政治任务。
  
  “坚持总思路”,体现了尊重实践、不断求索、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
  
  “坚持总思路”,包括“确立总目标、把握总布局、聚焦三战略”三个要点。河南发展的总目标,经历了由“中原崛起”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再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认识深化过程。1992年1月,时任河南省长的李长春最早提出“中原崛起”的概念。2003年3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对“中原崛起”的内涵进行了诠释。2003年7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目标。一直到省九次党代会,我们一直是用“中原崛起”表述河南发展的未来和远景。2011年10月,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将河南的发展目标由“中原崛起”改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调整是必要的。因为严格讲,“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中原崛起”只能“近似”于河南的崛起;另外,“崛起”是由“低洼”到“隆起”的过程,用来说明后发区域的发展,虽然形象但并不贴切,而“振兴”则明确无误地表达了由后进到先进,由贫穷到富强的嬗变。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连在一起,前后衔接,含义更为准确。2013年4月,郭庚茂在省委委员会议的讲话中第一次将“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连在一起表述。2013年12月,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这一变动,彰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表明“崛起”、“振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富民”。
  
  关于河南发展的总布局,有一个认识和表述变化的过程。1990年11月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战略布局上要以黄河经济带为龙头,重点发展中州平原,积极开发丘陵山区。1995年12月省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逐步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的一个经济密集区”。2001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全国粮食基地的决定。2003年7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在全省形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地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2006年3月,《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的城市体系,加快培育郑汴洛、新郑漯(京广)、新焦济(南太行)、洛平漯四大产业带,首次提出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2007年5月,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决定。2008年1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09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构建“一极两圈三层”发展格局。2011年,省委提出中原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即“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2013年,省委一度将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作为推动河南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布局。2013年12月,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总布局”,第一次明确建设“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是河南发展的“总布局”。
  
  关于河南发展的战略,也有一个逐步演绎、提升的过程。1994年,省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决策。1995年12月省六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豫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199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引西进”战略。2001年10月省七次党代会指出,坚持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这是首次提出城市化战略。2003年7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2003年8月全省第四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2008年1月省第十一届人代会提出,坚持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第一次把人才强省作为战略选择。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旅游立省战略。以上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确定,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积极作用,有的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形势的发展,我们着眼全国大局,用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河南的发展。2008年编制《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2009年获国务院批准;2010年制定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国务院2011年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2年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13年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至此,河南成功完成了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充分反映了河南决策层对“服务全国大局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认识。一个省份获批三个国家战略规划,全国唯一,且结构搭配合理,内涵十分丰富,解决了河南发展的定位、目标、走向、路子、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使河南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平台上。2013年12月,郭庚茂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聚焦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2014年1月,郭庚茂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讲话中重申,“要聚焦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
  
  “完善总方略”,反映了立足实际、求实求效、深思熟虑、善做善成的优良作风
  
  “完善总方略”,就是“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这个总方略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郭庚茂从2008年担任代省长开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这一方略的探索。开始是讲“三大体系、一个载体”。2008年12月,他在全省土地利用、城乡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保持跨越式发展“两保”态势,至关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构建“三大体系、一个载体”,为塑造竞争新优势和推动科学发展创造基础条件。2009年1月,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分别对构建“三大体系、一个载体”进行了部署。2009年2月,郭庚茂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春季开学典礼暨学习报告会上强调:要危中寻机,借机发展,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争创跨越式发展和中原崛起新的优势。之所以把“一个载体”与“三个体系”次序互换,与一大批产业集聚区的突出作用及对三个体系建设的牵动作用有关。2010年1月,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2012年12月,郭庚茂同志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要求,持续完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内涵和举措。2013年1月,郭庚茂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及过去的工作:大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2013年4月,郭庚茂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作为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持续丰富内涵、完善举措。2014年1月,郭庚茂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提出:深入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014年4月,郭庚茂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要求: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在促进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中的战略基础地位和综合带动作用。
  
  “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也有一个认知不断提升、内涵逐步完善的过程。
  
  2009年6月,郭庚茂在中原城市群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要强力推进铁路建设,加快郑州航空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立足于巩固和提升中原城市群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立内外互联、各种运输方式充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10年1月,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思想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干部队伍建设五项保障。2013年4月,郭庚茂与中部六省媒体记者见面并介绍河南近况:加快推进包括高速公路网、快速铁路网、坚强电网、信息网、水网和生态系统在内的“五网一系统”建设,突出抓好要素保障机制创新,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保障、体制机制创新达到了一个新水平。2013年7月,郭庚茂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从特殊省情和特殊区位出发,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使河南成为制造业大省和物流大省。要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挥交通物流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打造技术优势;深化改革,打造体制优势。2014年5月,郭庚茂在省委领导议事会上提出:要完善发展思路和举措,把科学发展载体适当扩展一点,将专业园区纳进来;构建“四个体系”,在原来三个体系基础上,增加现代市场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包括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性服务业;强化“五个基础”,现代交通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水利支持系统、能源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完善五项保障性措施,开放、改革、思想文化、社会建设、干部人才队伍。之后,又把“人才”改为“人力资源”,单列为一条,成为“六个保障”。
  
  认识“三个总”战略谋划的思想意蕴,自觉秉持先进理念,努力建设出彩中原
  
  “三个总”战略谋划的形成,与郭庚茂同志指导工作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郭庚茂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三句话,即“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这“三句箴言”,直白明了,言简意赅,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充满了辩证法,是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体现了先进的理念和求实的态度。
  
  郭庚茂同志的这“三句箴言”,既是“三个总”战略谋划的思想渊源,也体现了“三个总”战略谋划的思想意蕴。认识“三个总”战略谋划的科学性,要思考其与“三句箴言”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我们在让中原更出彩的不懈奋斗中,要自觉秉持先进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思路,从而使我们前进的步子更有力、更坚实、更稳妥。首先,一定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回头看,河南这些年之所以能持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得益于我们认识和遵循了区域发展的规律,产业集聚的规律、创新驱动的规律等。放眼未来,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当前,我们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的历史任务、主要矛盾来确定工作主线,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努力实现“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目标。其次,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有一个“做对事情”即“做正确的事”和“把事情做对”即“用正确的方法”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推动了以开放改革“一举求多效”、以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以优化环境“一优带百通”等综合性工作,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长足进展。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之中,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着眼破解当前突出难题,创新工作举措,继续争取在“做对事情”和“把事情做对”方面都有上乘的表现。最后,要努力做到“不走错路,少走弯路”。道路决定成败,如果走了错路,南辕北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所以“不走错路”是大原则。按照“不走错路”的要求,我们努力和前进的总方向不能错。但工作中出现挫折、失误和曲折,走了弯路,在所难免。但“少走弯路”是可能的,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方式方法,求实求效,不断总结,就能够做到减少失误,少付出代价。回顾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是一条重要经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外部环境和经济走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认识和适应新的形势,多调查研究,多集思广益,多科学求证,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愈走愈平稳,愈走愈宽广,愈走愈亮堂。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