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明一行做客河南广播电视台《对话民生》
直播时间:4月23日7:30—8:00(时长30分钟)
话 题:加快“双一流”建设 实现内涵式发展
主 持 人:颍 辉
嘉 宾: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
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牛景杨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苗雨晨
主持人: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早上好。这里是河南新闻广播《对话民生》节目,我是主持人颍辉。今天是4月23号,星期二。本期节目的话题是《加快“双一流”建设 实现内涵式发展》。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牛景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苗雨晨。欢迎各位的到来。
嘉宾: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您在收听节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河南新闻广播的微博、微信、河南广播网、河南广播APP、河南新闻APP、新浪河南、猛犸新闻客户端收看本期节目的视频直播。也欢迎您通过河南新闻广播的微博、微信和三位嘉宾交流互动。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的河南,既是农业大省,又是教育人口大省,但由于历史原因,我省高等教育较为薄弱,没有国家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三无”状况曾长期存在,河南的孩子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难,高层次人才培养乏力,曾是河南人心中的痛。1996年,郑州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高等教育仍是河南教育的短板。直到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入围。以此为标志,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圆了亿万河南人民长久期盼的重点大学梦,对河南教育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
主持人: 痛之愈深,求之愈切。当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机遇出现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双一流”建设作为全省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省成为国家启动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首个由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出台政策支持“双一流”建设的省份。其实,入选“双一流”建设规划,也为两所学校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尤其是对于百年老校河南大学来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行列,终于可以重返“国家队”。
那么,在加快向“双一流”建设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备受瞩目的河大,是如何加强顶层设计,从高位推动的?
张宝明: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河南大学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办学定位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把“双一流”建设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植根中原大地,致力于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满足河南学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愿望。针对“双一流”建设的近期目标,实施“生物学+”学科建设规划,按照“发展优势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的基本指导思想,发挥一流学科建设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实施优势学科冲顶战略、特色学科振兴战略、新兴学科跨越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带动学校形成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创建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主持人: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也曾提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牢牢抓住中国特色,办好大学?
张宝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立足中国”,解决“中国问题”,还要解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抓住中国特色、办好大学首先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把建设植根中华文明的一流大学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和科研优势,充分挖掘高校的厚重文化底蕴,研究传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成为高校永不磨灭的精神底色。建校百余年来,河南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办学传统,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植根中原大地,服务地方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持人: “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又该怎么理解呢?它和双一流建设有怎样的关系?
张宝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核心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主线是紧盯世界前沿,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六位一体”的建设内容,并在这“六位一体”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我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主持人: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校人才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特别是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和优青等高层次人才成为各大高校争夺的焦点。河大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如何?
牛景杨: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跃于学术前沿的高层次人才。2018年1月,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人才工作做出部署,启动实施卓越人才引领、优秀青年人才引育、专职科研队伍扩展、管理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同时,学校还采取了“人才特区”政策和“一人一议”的人才引进模式,开启了人才兴校的新征程。
2018年,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47人,其中学部委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海外知名大学教授、副教授9人。接收优秀博士毕业生102人,招收博士后112人。引进植物逆境生物学创新研究团队1个,筹建科技创新团队4个。5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24人次入选省级人才项目。
主持人: 科学研究是大学建设的基本功能之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带动教育教学,也要同时带动科研成果全面提升,那么如何培养更多的一流科研和科研成果,打造新型高校智库?
牛景杨: 河南大学紧扣“双一流”建设工作大局,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鼓励高水平成果产出。2018年,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33项,其中,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2位;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其他项目11项。
学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行业进步,以经济转型升级与“四个河南”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导向,加大应用研究投入力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我们的一个项目,“高承载陶瓷基纳米润滑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18年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三年的推广应用新增销售额8.19亿元,新增利润3.05亿元。学校还新增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专业研发中心。另外,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成功入选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成员单位;依托我校建设的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完成省部会商。同时,中原发展研究院、物流研究院、宋文化研究院等智库建设,与民进河南省委共建的河南省教育政策研究院,与河南省委宣传部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共建的知识产权学院等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推动我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主持人: 河南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生物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那么在推进一流学科布局与建设方面,是怎么做的?
苗雨晨: 按照 “发展优势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的基本指导思想,以“生物学+”学科为基础,突出“逆境生物学+”特色优势,构建由研究方向到学科领域再到学科集群的学科体系。力争在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促进以“全球变化生态学”为特色方向的生态学学科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围绕“逆境生物学与可持续农业”,已经组建了植物非生物胁迫、植物和其它生物互作与生态调控、光与逆境信号转导、动物遗传工程等4个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了“河南大学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院”“多组学交叉研究中心”“生物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生物信息中心”等交叉研究平台,加强生物学与农、医、环境、材料、信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带动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以此提升河南大学学科整体水平。
主持人: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很多学科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在以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学科群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是不是也很有必要?
苗雨晨: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生物技术正加速向许多领域渗透,生物与物理学、化学、工程学、信息和材料学等学科会聚,加速生命科学研究的数字化和精准化。生物与农业、能源、环境、心理、医学等领域渗透愈来愈明显,正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学校以交叉研究中心和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围绕生物学学科问题,聚集不同学科优秀人才,不断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环境生态、农业科学、医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构建生命科学学科群。形成纳米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考古等新兴交叉学科,提升学科(群)整体实力。发挥生物学科优势,渗透生命教育,推动人文、艺术、体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发展,为一流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为优势学科引领发展释放更大空间,为特色学科跨越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争取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进一步巩固和带动学校形成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为学校创建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主持人: 我们所谓的“一流”不能关起门来讲,而要在国际背景下进行比较,这样才有可能引领未来的先进发展方向,河大是怎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
牛景杨: 河南大学非常注重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和世界一流学校的合作,为我校学生国际化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我校来访长期国(境)外专家102人,短期国(境)外专家128人。获批国家级外专引智项目3项,省级12项。我校经常选派教师到世界名校和研究机构深造。在学生培养方面,通过设置“梦想计划”,赴新加坡、芬兰等国家短期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多元文化的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在国际协同创新,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方面开展广泛合作。2018年,河南大学入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为河南省唯一进入该联盟的高校。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办学,积极推广汉文化。与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9所大学开展了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学生注册人数近400人,汉语文化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5万人。
主持人: 不难看出,“双一流”建设对于高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考验,除了咱们提到的学科、人才、师资、科研等等都需要有新的重大举措,还有一项很重要,那就是管理。按部就班、常规化的办学管理机制是不是也要做出改变?
张宝明: 推动“双一流”建设,必须要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河南大学一直致力于推进建立完善的、适应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学治理体系。具体说来,一是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高水平发展;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依据《河南大学章程》,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管办分离、依法办学、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发展步伐;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完善与社会合作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提升中国高校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
主持人: 还有一个内容很重要。真正意义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大学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也难以去量化评估。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怎么保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张宝明: 河南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从1912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107年的风雨历程。这所学校,她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百年的沧桑历史,百年的文化积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记得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河南大学一个多世纪积淀而成的文化,就是河大万千学子成长成才的风和水,这些可以让同学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行稳致远。
我们向来重视河大文化和百年文脉的传承,也有过一些有益的尝试。譬如,为了传承河大师生抗战办学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我们专门在鸡公山、镇平、栾川、宝鸡等地的抗战办学旧址立起了纪念碑,还在栾川潭头镇建立了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纪念馆。为了更好地传承这段历史,我们经常组织师生代表,重走抗战办学路,带领他们寻访旧址、倾听故事、传承精神,用脚步丈量河大艰苦卓越的办学历史。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感动河大”人物评选,举办了校园歌手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羽帆诗社、三农发展研究会等品牌学生社团都是几十年长盛不衰的社团。最近,我们成立了境界剧社。这些活动既有扎实的传承,又有积极的发扬,都是我们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载体。
当然,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全方位的,我们还成立了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拨付专项资金,负责河南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主持人: 我们说了这么多,都在讲“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如何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这份“双一流”名单,重点也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我们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不是终身制,是有进有退有调整,明年就会迎来首次“大考”。 结合目前各省“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河大的形势怎么样?我们还有哪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
张宝明: 河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全省各界人士的支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河南大学在发展中,也受到自身区位等方面的影响,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等等,这样,发展就受到了一些制约。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接下来将着力解决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认识上形成共识,全校师生戮力前行,共同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主持人: “双一流”建设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负重托,河南大学下一步还将在哪些领域寻求突破?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
张宝明: 接下来我们将举全校之力,从以下十个方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二是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以改革推进学校快速发展;三是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四是全方面涵化成熟的大学心态,比如去行政化、大学的传统及其文化、教授治校的参与度等;五是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六是推进人才兴校战略,引育更多高端人才;七是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争取取得更多新的突破;八是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九是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舒适便利的学习工作环境;十是发挥高校文化传承职能,打造中原文化高地。希望通过我们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向全省人民及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