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产业集聚区发展已步入良性轨道

14.06.2014  17:15

众悦精密轴承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内加紧生产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宜阳县按照“高端化、终端化、高效益”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存量调优”与“增量转型”并举,大力调优产业结构,持续培育“一区五园”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力促产品向高端化转变、产业链向终端延伸,激发“聚”变效应,实现转型发展。

走进宜阳县产业集聚区轴承专业园,在众悦精密轴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操纵着全自动数控轴承专用设备,该公司生产的超精密轴承已应用于神舟飞船、嫦娥月球探测器等航天装置;在海恩得精密轴承有限公司检测间内,工人们正检测一批即将出口德国的口腔器械专用承,“微”轴承撬动大市场,世界知名牙科用具机芯也用上了“宜阳造”……

宜阳县把产业转型发展作为“突围点”攻坚,大力扶持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加快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推动初粗产品向高端终端产品升级换代;按照“突出主导产业,盯紧知名品牌,围绕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依托规划面积达24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已逐步驶入“龙头带动—链式集聚—集群发展”的良性轨道,现已进驻企业1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7家,主导产业企业88家,形成以轴承专业园、装备制造专业园、食品专业园、电子电器专业园、新材料专业园五大专业园区新兴产业协调联动、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今年第一季度,产业集聚区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个,总投资101.5亿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9.95亿元。

调优结构 工业“轻盈转身”

宜阳曾是以军工、化肥、煤炭企业著称的传统工业县,传统产业比重高、层次低,曾饱受产业转型升级之苦。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该县强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传统产业科技化、自动化比重,同时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活力强的“高新精尖”大企业,搅活了转型的一池春水。

该县产业集聚区专门规划建设了总投资35亿元、占地3000亩的轴承专业园,用于承接、优化轴承生产企业。园内32个项目大多采用自动数控生产技术,未来还将大力发展机器人专用轴承、高铁专用轴承,轴承生产水平将跃升至新水准。

投资40亿元的装备制造专业园以整车及零部件加工为主,其中市交运集团凭借熔模精密铸造尖端技术,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客车车用零部件生产企业。

电子电器产业园是宜阳县精心规划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计划总投资40亿元,目前已进驻项目11个,完成投资31.5亿元。其中,深圳圣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200万片超薄触屏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设备陆续进厂安装。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9亿元,年利税8.1亿元,科技创新优势将最大限度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投资18.5亿元的新材料专业园,主要引进硅、镁、钛、精铜合金等新型材料及深加工产业项目。目前,洛铜集团3号铜挤压厂房已建成试生产,所有子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镁合金板带材基地;中钛航宇主要建设年产120万件钛及钛合金精密制件、5万件石墨加工型钛及钛合金精密制件,着重发展钛这一新型结构材料,以“未来金属”的优特性开拓市场。

主打科技创新牌,变制造为“智造”,宜阳县借助“高新精尖”项目建设,力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了工业“轻盈转身”。

培育集群 激发“聚”变效应

在宜阳县产业集聚区装备制造专业园内,卓格哈斯农机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台台崭新的“小白龙”微耕机走下生产线;丰收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年产5万台中大拖系列拖拉机项目现场,工人们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上忙碌着,来自各地的客户代表驻守等货。整个园区内生产繁忙,相关产业协调联动,形成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

为强力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宜阳县确立了持续谋划重点产业,促进集群发展的招商主线,坚持“突出主导产业,紧盯知名品牌,围绕产业链条,完善承接载体,实现招商突破”的发展思路,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区“一区五园”产业布局,按照延链、补链、建链、强链集群发展的方式,加快引进了一批龙头型、蜂王型项目,形成雁阵效应,不断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

围绕轴承、装备制造、食品、电子电器、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集群,该县以各园区专业定向为核心,重点引进和实施产业链条长、规模大、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项目,同时十分重视上引下联挖掘潜力,对落地项目认真分析,想方设法吸引其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进驻,着力拉长产业链条,以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加强配套补链,形成产业链整合。

青岛啤酒项目成功引进及顺利投产,围绕项目配套,直接带来了投资3.5亿元的惠州天丽包装和青啤物流园、青啤文化广场、新明盛玻璃器皿等项目,完善了青啤从生产到包装、物流的产业链条,并以“名牌示范效应”带动了上海金丝猴、盛德美食品产业园、香港源氏食品等项目进驻, “链”式发展催生出了明显的集聚效应,加快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目前,在五大专业园区内,相关产业互相扶持、抱团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食品专业园已进驻青岛啤酒年产60万千升啤酒、上海金丝猴食品等9个项目,食品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电子电器专业园11个高新科技项目联网发展,倾力打造科技与创新并重的智能乐园,以锂电池、智能手机高端配置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积聚发展为特色;新材料产业园分别以洛铜集团变形镁、中钛航宇钛合金精密制件、华宇光电太阳能光伏产品项目为龙头的镁、钛、硅材料产业基地井然有序、初具规模;轴承专业园已建成二期,覆盖了数千种规格的各种类型、不同用途的精密轴承、大型轴承,正在建设的三期已进驻9个成套轴承及轴承配套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各类轴承及相关产品6亿件的生产能力。

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不仅为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积蓄了后劲、增添了动力,使“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规划,在宜阳县产业集聚区逐步成为现实,还为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珂 李宏军/文 靳会利/图)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