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参阅官兵:脚底板先麻再酸后痛 对着太阳练眼神40秒钟不眨眼

22.08.2015  13:00

对着太阳练眼神,40秒钟不眨眼。

在这里,一支支具有优良传统、辉煌历史、卓著战功的部队云集。在这里,既有多次参加国庆首都阅兵的老将,也有在阅兵场上首次亮相的新兵。

走进阅兵训练基地,震天响的口号声、整齐的步伐、挂在每位参阅官兵脸上的晶莹汗珠……这一切都是为了9月3日那一天。让记者带你走近他们,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刘瑞江:由“维和大队长”到“阅兵方队长”

8月的阅兵村,烈日炎炎。宽阔的阅兵训练场上,陆军第54集团军猛虎师副参谋长、轮式装甲突击车方队大队长刘瑞江作为领队,站在队伍前侧,纹丝不动,汗水顺着脸颊“啪嗒”往下淌。

他和战士们一样,每天4小时的军姿训练雷打不动,这样的训练对刘瑞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训练之余,刘瑞江经常给大家讲述他参加维和的故事:当我维和官兵把动乱中避难的小朋友营救出来安顿好后,就在大家转身离去的瞬间,一个小男孩带头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

2014年,南苏丹瓦乌地区战乱频发。那一年,作为维和大队长,他带着官兵每天都要担负很多难民的营救、安置任务。

经历这些现实中的战乱,让刘瑞江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平来之不易,珍视和平、守卫和平,是军人永恒的价值所在。

去年12月,刘瑞江刚刚回国,就住进了医院,实施了一个外科手术。手术刚做完,刘瑞江听说部队将组建一支装备方队,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这点小病不算啥,保证坚决完成任务。”刘瑞江三番五次找到领导,坚决请求带队参加阅兵。最终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

“脚底板先是麻,再是酸,而后是痛。”每天的军姿训练对于参加阅兵的战士们来讲,是一种“重生”。

刘瑞江说:“和战士们一起训练,自己要做排面的排头兵、定盘星,我的姿态稍有松弛,就可能垮一片。”

“能战方能止战,这次阅兵,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磨练。”刘瑞江时常给大家鼓劲:“通过天安门的那刻,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军人的形象,展示的是我们守卫和平的信念和信心,一定要把最好的形象和姿态展示给全世界。”

赵勇:抗战阅兵,连着祖孙三代人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海军陆战队某旅排长赵勇来说,能到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绝对是人生中最辉煌、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赵勇出生在军人世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爷爷赵元忠。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鬼子血战到底!”赵勇的爷爷1924年出生,1942年参军入伍,这是他爷爷出征抗日前遗书里的一句话。山河破碎之际,爷爷誓以必死之心,在齐鲁大地顽强抗击日寇,参加了大大小小百余场战斗,多次被评为“战斗模范”。

父忠烈,儿好汉。在爷爷的影响下,1982年,赵勇的父亲赵文政参军入伍。1984年,他父亲有幸参加了国庆35周年大阅兵,并荣立了三等功。但遗憾的是,他父亲当时是一名坦克技术保障人员,没能亲自走上天安门。

“不能亲身受阅,一直被父亲视为终生遗憾。”赵勇说,家里一直珍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大阅兵的视频,但父亲唯独不看1984年阅兵的片子。

2007年12月,赵勇光荣入伍。2014年6月,从装甲兵工程学院毕业,他被分配到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装甲团任排长;今年2月,该旅组建两栖突击车方队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他第一时间向连队递交“请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