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纯鹏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冯孔)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宋纯鹏表示,不平衡不充分是在我们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高起点上,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新华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问您怎么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宋纯鹏: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提法非常及时。
不平衡不充分,是指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基础条件,人民的生活条件、精神风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是在更高起点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比如说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很好的物质和文化的供应,但是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多了。再比如教育,中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人们对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公平和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作用要求更高了。
同时,不同区域之间也有新的不平衡。我国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科技领域,我国科技的发展很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及科研创新活力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不平衡不充分是在我们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高起点上面临的新问题。
宋纯鹏表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大学的职能。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科学研究要服务于社会的创新,同时要服务于大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新华网:对于您个人而言,您既是科学家又是校长,您觉得怎么用科研带动高校的全面建设?
宋纯鹏:首先,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培养人才始终是教师长期的追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种快乐,更是本职工作。
其次,作为大学的管理者,我要熟悉教育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大学的管理。
同时,我也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科技创新当中也有一份应该尽的责任。
教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大学的职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要服务于社会的创新,同时要服务于大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宋纯鹏表示,人才资源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导致中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华网:您谈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您认为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宋纯鹏:中西部地区确实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河南省,河南是有着1亿左右人口的大省,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风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历史原因、政策空间、资源配置、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导致地区差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度不同。看一个地区的创新活力,看一个地区有没有很好的发展,关键在于看该地区人才输入的状况。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依靠廉价劳动力向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才转变,人才越来越重要,所以我认为人才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宋纯鹏表示,人才是导致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培养与引进人才二者不可偏废。
新华网:人才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宋纯鹏:解决这一问题,得看两方面的因素,二者不可偏废:
一,要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氛围。如果一个地区的发展、平台、制度体系、文化体系可以支撑这个地方发展,适应人才成长,就会有很多人来这儿工作。
二,要发挥区域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一个地区高端人才可以引进,但是自身总体上要有支撑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的能力。
对一个地方来说,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去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自身培养人才的力度,当然,人才流动有自身的规律性,不能逆着规律去做。但是你只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形成创业的平台、创业的乐土,人才就会从远方来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