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召开当天,《安阳日报》整版刊发安阳市国土资源系统服务经济发展纪实文章

19.10.2017  16:32

 

10月18日,在十九大召开当天,安阳市国土资源系统服务经济发展纪实文章在《安阳日报》整版刊发,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

 

地载万物

——安阳市国土资源系统服务经济发展纪实

 

春花秋实,丹桂飘香。

安阳,作为豫北经济发展引擎的重要城市,正以它蓬勃发展的气势绽放异彩。

在城市,宽敞平坦的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楼,朝气蓬勃之气迎面扑来;在农村,成方连片的耕地,粟香谷熟的庄稼,丰收景象让人欣喜。

在保护广袤土地、构建盛世蓝图、助推经济腾飞背后,是安阳国土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庄重承诺。近年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革故鼎新,砥砺奋进,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

安阳市在打造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中,涉及国土资源系统的,都是事关全局成败的重要落子布局。如何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如何提质增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是安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反复思考的头等大事。

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2015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改变按部就班的常规套路,实施“问题导向式”工作思路,在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聚焦问题短板,每年确定一批攻坚任务,实施重点突破。三年来,“九大专题”、“1476”工作计划、“627”优化提升工程相继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这是一串振奋人心的数据:

藏粮于地。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43.38万亩,超出省定目标0.26万亩。2017年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9个,争取省级资金5.35亿元,建设规模63.96万亩。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11.66万亩,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规划引领。 扎实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将事关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要举措列入重中之重,实现了与城市规划、科学发展载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无缝对接。至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增加10万余亩,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

保障有力。 2015年以来,全市共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87个批次55875亩, 547个省、市重点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规范市场,充分发挥土地供应政策调控作用,全面推行净地出让、网上交易,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调控和配置资源机制,土地价值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实现政府收益约85.18亿元。

做强储备。 建立政府主导、征供分离的土地大储备机制,把土地储备和村庄整治、城市棚户区改造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2017年下达了3125.84亩土地收储计划,筹集土地储备资金1.3亿元, 7宗505亩储备土地接连投入土地市场。

每一组数据、每一串硕果都让人荡气回肠。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201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各项荣誉37项;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评责活动中,市国土资源系统在11个省定评责部门中获得第二名。安阳国土人以非常之努力,非常之措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营造共治共管大格局

古人云:孤掌难鸣,独木难支。

要破解国土资源工作难题,必须观大势、懂全局、谋大事,彻底打破“一家管、大家用,国土部门唱独角戏”的旧观念,全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国土牵头、齐抓共管”的共同责任机制,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市国土资源局从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创新议事决策机制。 提请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市土地管理委员会,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最高决策议事机构,增加市监察局、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的负责人为成员,重大土地管理问题的决策层次、决策效力明显提升。

——建立局县联动机制。市国土资源局与各县(市、区)政府分别建立了国土资源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联席会议23次,研究议题37个。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批而未用土地处置消化、服务重大项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部门协同合作。与发改、规划、住建、财政、环保等部门协同联动,集体研究解决土地利用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仲裁、诉讼等手段,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在法律底线内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破难攻艰方面形成合力。

——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共同监管的大执法格局。1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共同责任机制并正常运转。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督察通报问题整改”和“土地利用突出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全力纠正不实耕地、城镇空闲土地、违法用地、征地补偿费拨付、土地出让金收缴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违法违规用地得到有效遏制。

简政放权提升履职能力

为改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审批时间长,审批程序繁琐,内部循环流转不畅的情况,2014年底,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找差距、促提升”大讨论活动。经反复研究,市国土资源局连续三年对审批程序、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固化,国土资源系统整体履职能力显著增强。

——下放权限,消除梗阻。全部下放市辖区征地权,将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工业用地出让供应权限,国有土地收益租金的部分征收权限下放至各区政府,将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工业用地除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建设用地协议出让的部分办理权限下放至各区政府,长期存在的市、区部门间职责交叉、重复审查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创新机制,并联提速。研究探索土地出让模拟审批新机制,将土地征收及出让前的各项审批工作,由等待前置条件具备变为假设前置条件具备,各环节适当超前启动、并联推进。

——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将国有土地供应环节的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审查、新建项目建设用地批准书等审批事项由13项合并为5项,精简率61%。减少会审环节和内容,将采矿权许可、国有土地划拨等35项行政审批时限平均缩短50%;将国有土地抵押注销登记等3项业务改为即办件,在窗口当场签批办结。

——电子督察,网上办理。推进审批服务“一张网”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土地利用、用地报批、耕地保护、规划管理、执法监管等业务系统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标准明晰、流程规范、全程监督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督查体系, 逐步实现国土资源业务全部网上办理。

让批而未用土地“”起来

为解决征地率、供地率全省排名靠后的被动局面,市国土局提请市政府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批而未用土地处置消化专项行动。市委书记李公乐、市长王新伟、常务副市长陈志伟、主管副市长唐献泰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各县(市、区)政府必须完成的死任务。市政府印发了《批而未用土地处置消化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向各县(市、区)政府分解了任务,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奖惩措施。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将此项工作列入督查和问责范围。

通过共同努力,处置消化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仅2016年,全市共消化批而未征土地11956亩,2013-2015年度全市平均征地率提升到83.85%,比年初提高17个百分点;消化征而未供土地9470亩,2011-2015年度全市平均供地率达到60.67%,比年初提高了5个百分点。2017年9月30日,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通报结果显示,安阳市前五年供地率名列全省前三。龙安区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渠道融资,实现了“当年批、当年征、当年供”,获“全国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荣誉称号。

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批示:“国土局做法救了安阳!希望认真调查摸底,研究土地供给管理办法,提升安阳市土地管理工作水平,发挥好这一重要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奏响服务民生最强音

安居工程、征地补偿、确权登记、地灾防治、数字城市、窗口服务……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安全保障,到日益增长的发展权益需求,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进展可以用大量事实与数据来印证。

住有所居。加大城乡居民住宅用地供应。截至今年年底,我市累计商品房土地供应面积将达到4162亩,按照每套100平方米估算,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内,我市将有7万套商品房进入市场。

维护权益。开展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专项行动,调整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提高了32项补偿标准。清理追缴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1710.2603万元。

创新管理。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2016年6月15日,我市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出,标志着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正式落地实施。6月30日,安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今年1至10月份,市本级已办理不动产证书(证明)57914本。

防灾避险。打好保障群众安全攻坚战。建立健全以“专群结合、群策群防”为主的地灾监测网络,开展应急演练,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与省煤田地质局联合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林州市、龙安区被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数字城市。完成安阳市D级GPS三维空间大地控制网普查,丰富“数字安阳”平台内容,应用成果向更多部门、更广领域延伸。

热情服务。市民之家国土资源审批服务窗口办结审批服务事项办结率100%,连续两年被省厅评为“行政审批工作优质服务窗口”。2017年再传喜讯,被省厅评为2016年度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服务“十佳优质服务窗口”。

创先争优。开展了“十佳优质服务措施”网上评选活动,25项服务措施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集中展示。12天访问量突破70万,投票次数达18万,传播了安阳国土人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正能量。

实干是成就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绩是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献出的最好礼物。如今,安阳国土人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撸起袖子加油干,满怀信心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