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14岁流浪儿走进学堂 曾在街头乞讨多年
核心提示:如今,在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他不仅有了新家和新名字,而且由流浪儿变成了一名学生。王晓伟用手语说:“很喜欢上学,很高兴。”
阅读提示|现年14岁的王晓伟(化名)听力、语言方面都有障碍,几个月前一直在街头流浪。如今,在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他不仅有了新家和新名字,而且由流浪儿变成了一名学生。王晓伟用手语说:“很喜欢上学,很高兴。”
【渴望】虽听力、语言方面有障碍,但很想上学
昨日,记者见到了王晓伟,他穿着救助站工作人员为他买来的新衣服、新鞋子,正在宿舍里收拾东西。“现在有学上了,心里很高兴,谢谢叔叔、阿姨。”这些年一直在街头流浪,王晓伟的手语很熟练。
据安阳市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主任姚远介绍,去年10月,邯郸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王晓伟在街头流浪,就带到救助站询问他的情况,王晓伟说不出自己的家在哪,经过多次询问,得知他一个远房亲戚在安阳市区,征得晓伟的同意之后,将他送到了安阳救助站。当安阳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找到晓伟的远房亲戚后,该亲戚不愿管。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好又把他带回站里。随后,工作人员对晓伟进行了体检,发现他听力、语言方面都有障碍,但可以用手语与人交流。
王晓伟告诉安阳救助站工作人员,他从小就离开了亲人,住在亲戚家,后来亲戚对他也不好,他只好流浪。救助站工作人员又尝试着去查其他信息,但均无收获,而且孩子也不愿意提起更多以前的事。“王晓伟很聪明,他自己也很想上学。”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从救助、遣送等方面帮扶,不利于王晓伟将来的发展,上学是孩子最好的出路。救助站与安阳特殊教育学校几经协商,校方暂时同意接收其入学。
【期望】背上书包翻开人生新篇章
5月5日,救助站工作人员带着王晓伟来到安阳特殊教育学校小教部,校方安排了文化水平测试。测试后,一年级一班班主任葛相东建议,下学期开学之后上一年级,但考虑到距离下学期开学还有几个月时间,校方同意让他跟着一年级试学一段时间,并免除学费。
据救助站站长许帅介绍,登记学生基本信息时,“家长”一栏填写的是姚远,家庭住址填的是救助站。从今以后,救助站是孩子的“家”,站里的工作人员是王晓伟的“亲人”。学校实行寄宿制,每个周末,救助站主动承担起接送义务,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5月7日一大早,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和王晓伟来到了学校。办好入学手续后,班主任葛相东与救助站工作人员商量,既然孩子不想提以往经历,可以改一个新名字,让王晓伟重新面对人生。
“就叫‘民政’吧,寓意民政部门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孩子点头,表示同意新名字。
来到教室,大家对这个新成员很好奇,纷纷用手语表达:欢迎新同学。
“在这里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救助站工作人员希望“民政”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会努力读书,天天向上。”打着手语,翻开书本,“民政”将翻开他新的人生篇章。
记者手记
给“民政”办好所有入学手续已是中午。残障儿童入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像“民政”这样查询不到详细信息,而且经历比较复杂的特殊群体。几经协商,特殊教育学校接收了“民政”,免除学费。一句“我会努力读书”表达了“民政”内心最真切、最美好的愿望。“民政”还没有成年,渴望重返校园,与同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重新开始人生之路。
救助站迈出了第一步,由以往单一帮扶转化为人性化服务,主动担起“家长”的职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一个14岁的孩子将来能够自食其力,最终融入社会。
打通“民政”上学之路仅是一个开始,这个特殊群体需要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以便活得有尊严。□记者高志强通讯员李杉文图
(本文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周玉荣)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 .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