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泓文化打造聚天下之奇珍异宝 精品藏品赏识! 安徽省地方粮票 全国通用粮票

22.07.2019  12:38

玖泓文化打造聚天下之奇珍异宝 精品藏品赏识!

安徽省地方粮票 全国通用粮票 编号:JHZLFW-00893 规格:1组4张

 

 

 

 

安徽省的粮票,仅1965、1969和1972这三年是采用双面印刷单张形式发行的,且票面图案丰富、色彩艳丽,时代特色浓郁。其他年份发行的粮票,均是采用薄纸单面整版印制的,票面颜色单一、图案单调、整体设计平淡无奇,色调灰暗陈旧,弥漫着一种古拙气息。不过,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票证,却也风格独具。珍品迭现。

全国粮票是指全国通用粮票,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此粮票购买粮食用品,其中还包括食油(只有全国粮票才可以在异地买食油)。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

最为熟悉且最具投资价值的全国粮票是1965版全国粮票和1966版全国粮票和1982年版全国粮票。六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可谓是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在人们的心目中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粮票的代名词。从1966年1月1日发行使用到1993年退出历史舞台,与亿万万人民朝夕相伴近28载,她的光辉形象早已深深铭记在几代人的脑海里。曾几何时,她是那么的高贵,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把她视如珍宝,不是特殊情况,根本舍不得使用她。就是在他身价跌至可以用鸡蛋交换的年代,许多人还是敝帚自珍,乃至现在不少人的家里仍可以见到她的踪影。

六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的票面图案以农田水利为主,体现了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该票不仅图案、花纹线条精细,而且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图案美观大方,同时还是选用了具有耐磨、耐潮、光滑的钞票纸印制的。可以说,该票无论是外观还是都内在都比古朴凝重的五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以及胎死腹中的6X版全国通用粮票优势明显。28载的岁月更替,改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她的容颜以及她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口碑。现今,以收藏的眼光来审视她,蓦然发现,从发行至退出流通领域,她的身世竟然迷雾重重,颇具传奇色彩。

地方粮票是在六、七十年代粮食供应紧张时期,国家为避免不法之徒跨区域倒买倒卖抬物价以至饿死人的现象出现,不得已出台的各地发行各自的粮票,老百姓按人口领取后凭票就可以买到平价的口粮的制度。地方粮票由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局印发,在地区范围内使用。票面额各地不一,一般有1市两、2市两、5市两、1市斤、2市斤、5市斤、10市斤等几种。各种粮票票面规定的数额均以成品粮计算。粮票只是购粮的凭证,本身不具有价值,不属有价证券,不许在市场买卖流通。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粮票已经取消。

粮票是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缩影,它真实的记载着社会的变迁,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退出流通领域的粮票在收藏世界里也占有一席之地。皖省粮票因纸质特殊,伪造较难,这也是难得的优势;前一阶段有粮友对“薄纸片”不屑一顾,如今要想收集难了,价格也彼高了。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编号:JHZLFW-00730 规格:重:5.27g 直径:2.34cm 重:2.53g 直径:1.84cm

 

光绪元宝,清代货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

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在钱币市场中异常火爆,中国银元今后极大可能成为收藏投资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近日有幸征集到两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币,为币值库平七钱二分直径:2.34,重量:5.27g,银元保存得当,包浆完好,边齿过关,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洗礼仍旧银光可鉴,图文清晰秀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另一枚光绪元宝“广东省造”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银币正面中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圈外上端镌“广东省造”,下端镌币重“库平一钱四分”,左右两侧分镌小花。银币背面中央镌珍珠龙纹样,上端为英文“广东省”,左右两侧分别镌长花星。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也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珍品银元,在藏品交易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也取得十分漂亮的成交记录。

 

 

茶盏 青瓷 编号:JHZLFW-00732 规格:口径:10cm 底径:4cm 高:5cm 口径:16.6cm 底径:6cm 高:5.2cm

茶兴于唐,盛于宋,从唐至宋茶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唐宋的文人墨客,已然将品茶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就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场景。

宋代时期,斗茶之风大盛,极为崇尚茶具的精美。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论及茶器,几乎在图中均能看到茶具的实物。其中宋徽宗《文会图》是宋代点茶法场景的真实再现。

宋代是一个东方美学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一个茶事的美学化的高峰朝代,完成了饮茶活动的艺术化。

宋朝,煮茶变为点茶,不再将研磨罗筛好的茶末投入茶釜中沸煮;而是变为先茶后水,将细研好的茶粉先入茶盏中,以沸水冲点,还要在饮器中充分击荡搅拌,造就茶汤表面丰富的泡沫,以至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甚而斗茶时以沫饽表现为胜负。因此,同时作为饮茶器和斗茶器的茶盏自然成为了当时茶具中的第一重器。

宋代的茶盏烧制及茶事到达鼎盛时期。宋代茶盏,造型简洁、素雅朴实,是一种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茶盏刚柔相济,其线条的走向、曲与直的变化,都能完美和谐地统一在同一整体之中,不张不驰,组合成一种造型优美的器物。

宋徽宗《大观茶论》有称“盏色贵青黑“,宋襄在《茶录》也有云”茶色白宜黑盏“。因此,在宋代,特别重黑釉这类深色茶盏。在宋代,颇有名气的官窑、建窑、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吉州窑等都普遍烧制茶盏,其中建窑、吉州窑烧制的黑釉、褐釉茶盏特别有名。品种有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鹧鸪斑茶盏、剪纸贴花茶盏、木叶纹茶盏等。

宋代是一个东方美学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一个茶事的美学化的高峰朝代,完成了饮茶活动的艺术化。

宋朝,煮茶变为点茶,不再将研磨罗筛好的茶末投入茶釜中沸煮;而是变为先茶后水,将细研好的茶粉先入茶盏中,以沸水冲点,还要在饮器中充分击荡搅拌,造就茶汤表面丰富的泡沫,以至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甚而斗茶时以沫饽表现为胜负。因此,同时作为饮茶器和斗茶器的茶盏自然成为了当时茶具中的第一重器。

宋代饮茶器相较唐代茶碗而言,具有特有的时代造型特征:口更敞,腹壁更斜,底更小,盏身更矮。极像漏斗,口径与盏高之比例几乎都是2:1。茶盏的束口则是根据点茶的实际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在点茶时束口盏内凸的杯壁能使点茶者容易的判断水线的位置,并且能够更好的呈现茶汤边缘的色彩。

  另一件藏品为“青瓷碗”,口径:16.6cm底径:6cm  高:5.2cm。此碗广口,圈足,碗心显黄褐色,极其独特怡人,其造型质朴典雅,清新可爱的外表让人一触难忘,静穆典雅之视感,独特的背后隐藏了巨大的投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瑰宝。

自唐长沙窑起始,至宋磁州窑过渡,经元青花激发,到明代才真正兴盛起来。越窑青瓷碗有着自然清晰的视觉感,运用了平凡而精巧的制作手法,低调又不失简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都知道中国瓷器在古代享誉海内外,所以被称为瓷都。而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一种,最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不断发展成熟。后期逐渐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青瓷在中国瓷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户部大清铜币 民国双旗币 编号:JHZLFW-00720 规格:重:7.45g 直径:2.9cm 重:7.07g 直径:2.81cm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目前存世的清代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共发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辛亥六种年号,另计中央户部、直、吉、奉、汴、鄂、湘、川、云、滇、川滇、赣、闽、粤、浙、苏、皖、东、宁十九个省局。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枚大清铜币,便是宣统时期丙午年所作。

相较于这些年来,陆续在收藏界掀起热潮的翡翠、南红、文玩等等,钱币收藏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但也牢牢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属于自己的一票支持者。而借着“大清银币”的网络热潮,吸引了更多普通大众将投资视野转到了钱币收藏市场上。

 

民国建立以后,铜元继续被大量行用,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帝王色彩浓郁的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最先将嘉禾纹铸于铜币的应属开国纪念币,民国建立之初各地均有民国成立的民国纪念币发行,面值十文的铜元最为少见,其品种样式极为繁杂,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正面为双棋,背面为嘉禾图及英文“中华民国·十文”双旗外部还可分为有珠圈和无珠圈两种;另一类背面为嘉禾图及连叶纹,连叶纹一般都是逆时针排列,若见到有顺时针排列的属“反花”数量较少。

开国纪念币在民国流通的时间并不长,发行数量自然比较少。由于中华民国成立至今已,已经经过了百年的时间,保存完好的纪念币非常少。虽然纪念币相对比较容易保存,但大多数人在中华民国时期,缺乏对这些纪念币的保存意识。导致一部分纪念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至今保存完好的数量非常少,这也是直接影响这枚纪念币价格一路增长的原因

当前,钱币在海外的交易市场依然保持着毫不逊色、持续火热的现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交易,确实让更多的投资群体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