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工业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安徽合肥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安徽省合肥市经信委主任李海鹰,请他就合肥市工业经济的特点和亮点以及下半年工作目标发表见解。
具备七大特点
李海鹰说,一是成功申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牵头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从全国36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取得第6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中央财政9亿元资金支持,为合肥市又添一张高含金量的 “城市名片”。
二是出台困难企业 “帮扶十条”。建立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三是建立百家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制度。选定总量占全市56%以上的120家企业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四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对标诊断试点。首批征集有意向参加企业51家,印发活动工作方案。印发2015年“121”重大工业项目40个,总投资1055.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23.4亿元;摸排拟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815.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4.8亿元。
五是聚焦十大重点产业。召开2015年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通过“十大路径”,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快1500亩语音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全国软件名城。密集出台光伏扶持政策,被市政府评为2014年政府工作创新奖。成功承办2015中国 (合肥)工程机械暨首届轨道交通设施展。
六是全国率先实施 “万千百”工程。即:万条数字生产线、千个数字化车间和百家智能工厂。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程;加快推进中国 (合肥)工业设计城建设;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七是搭建服务企业平台。组织合肥市成功通过 “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复评,帮助包河经开区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多种方式,扩大新出台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启动编制 “十三五”工业规划,对标长三角,合理制订工业发展目标。
确定下半年工作重点
在谈到下半年重点工作时,李海鹰强调,一是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着重做好重点产业、企业监测分析,提交有价值分析报告;组织银企对接、供销对接、配套合作、用工保障等专项工作,加强规模企业申报指导,切实将一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纳入规上统计。
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落实企业诊断试点活动实施方案,确定诊断试点活动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推进惠科电视整机、惠尔浦洗衣机、恒宇新能源锂电池等项目尽快开工;推进京东方10代线、德电新能源汽车、12晶圆等项目落地开工。
三是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出台小微企业“双创示范”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全市创业创新 “1+13+X”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深度开发 “互联网+”模式,扩展创业辅导、人才培训、融资担保、网络接入等公共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引智提档升级等5大工程;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印发中小企业转贷资金管理办法,支持 “专精特新”发展;加强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做好市人大 《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及实施细则执法检查。
四是稳步推进节能五大重点工程。大力实施能源消费双控、重点用能单位在线能源监测试点、全面能源审计、节能量交易平台建设、 “十三五”节能规划编制等五大重点节能工程。
五是统筹调度十大重点产业。量身定制语音招商政策,发挥 “讯飞语音云”资源优势,吸引更多国内外开发团队创业创新;组织实施 “机器换人”战略,突出核心元器件研发与智能装备应用;围绕光伏储能电池、BHPV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动龙头企业扩大产能产量,完善光伏支持政策,摸排全市适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资源,积极在项目产权登记、资产证券化、碳排放交易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六是深入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开展第二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加快工业企业4.0改造,编制 “智能工厂”实施方案;推进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建设;牵头举办帝度杯工业设计大赛,出台 《合肥市工业设计中心管理办法》,建立工业设计评价机制,促进合肥欧洲工业设计中心项目加快建设。
七是强化政策激励服务。准确把握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好政策宣传落实;强化政策兑现,本着简便、快捷、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兑现进度,提高政策资金的时效性。
八是精心筹备举办第九届家博会。 (中国工业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谢洪杰 陈志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