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平台报道我校王华冰老人事迹(图)

03.12.2019  05:12

      11月29日,学习强国河南平台全文转载了《河南日报》文章《百岁老党员捐献遗体:让我这辈子最后一次做贡献》,报道了我校百岁老党员王华冰老人捐献遗体用于医学教学的感人事迹。随后,学习强国平台将其作为重点推荐新闻,放置于平台主页中“推荐”一栏。
        王华冰老人在中国革命到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始终牢记革命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真切地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彰显了郑大人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祖国的建设发展中,用实际行动书写时代新篇章的坚定信念。此外,王华冰老人生前曾多次表明的心迹:“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余热就发个余光吧!即使我们没热了,没光了,死了,也要把遗体献出来。我曾在医院当过副院长,知道学生们难得在尸体旁上一次解剖课。所以,我们给党的最后一次贡献就是把遗体献给医学院,用于教学解剖。能为党、为社会主义再作一点贡献,千刀万剐也是愿意的。”王华冰老人去世后,子女遵其遗愿将王华冰老人的遗体捐献给学校用于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实现了他们夫妻二人将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的心愿。王华冰老人的大爱义举,赢得了郑州大学全体干部师生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王华冰老人还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2019“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
        今年10月,《河南日报》及其新闻客户端先后对王华冰老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文章还被新华社新闻客户端全文转载。 

                                 

                                           

                                                                      学习强国平台报道我校王华冰老人事迹         

 

附:报道全文

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 2019年11月29日 

 

                                                        百岁老党员捐献遗体:让我这辈子最后一次做贡献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余热就发个余光吧!即使我们没热了,没光了,死了,也要把遗体献出来。我曾在医院当过副院长,知道学生们难得在尸体旁上一次解剖课。我们的最后一次贡献,就是把遗体献给医学院,用于教学解剖。
      这是郑州大学百岁老共产党员王华冰生前多次表明的心迹。
      10月1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郑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华冰同志遗体捐献接收仪式在郑州大学人体科学馆举行。这是继其老伴河南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武旋声之后的又一次遗体捐赠。这对老一辈革命伉俪毕生为人民服务,逝去又为医学献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最庄严的承诺。                                           
      王华冰老人1918年生于河南南阳,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毅然决然地从牛岗村出走到开封,开启了独立自主的生活,后经邓颖超同志介绍入党。重庆六年地下斗争、远离领导、潜回家乡南阳三年孤军作战、被诬陷为“叛徒”……种种磨难,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热爱从未改变。
      1981年,中央下发关于逐步解决干部队伍老化现象,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指示精神,作为院党委副书记的王华冰觉得自己年龄超过60岁了,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便主动向上级递交了离职报告,并坚定地拒绝了领导让她升任党委书记的决定。离休后的她时刻关注学校发展,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继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王华冰,对下一代有着特殊的感情。早在1985年,她和老伴就把全部积蓄4万元捐赠给家乡办学育人,鼓励孩子们早日成才,用过硬的本领为国服务。她和丈夫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他们约定百年之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供教学和科研解剖。在给学生们讲授党课时,她常为年轻一代讲述中国共产党队伍里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同学们总是会被这位老人传奇的一生、坚定的信仰所吸引。她注重以德育人,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有的学生都叫她“王奶奶”。
      在王华冰的家里,书桌、木床的油漆大块剥落,一张竹凉席补了又补,除了一台电视机,几乎没有一件可称“高档”的家具。“保持一般生活水平就行,多了没用。” 王华冰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韭菜刚上市,一块钱一斤,不买;六毛钱一斤,不买;两毛钱一斤,才买。她说:“营养价值是一样的。”她拒升工资、屡退奖金,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无私品格。1981年建党60周年之际,她和老伴每人向党组织交了1万元党费,这在物质并不充裕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真是大义之举。别人问她:“有这个钱改善生活不好吗?总捐出去,图个啥?”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图个啥?只图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作为学校领导干部,她两袖清风,从不使用特权便利自己及亲戚。
      “王华冰同志是一个好样的女共产党员……得知你多年来的情况,特别是你和武同志经过的考验……”这是邓颖超同志1987年写给王华冰的饱含深情的书信。后来当邓颖超听说王华冰和她的丈夫几次将自己全家几十年积蓄下来的6万多元钱拿出来支持教育事业时,非常高兴,她说:“王华冰同志不愧为党培养几十年的老党员,多年不见,真想念她。
      “一生奋战报国家,两番奠基促四化。三四十年集六万,捐资办学育春芽。献身医学表夙愿,死后何需用火化!偕老同心共勖勉,儿孙勠力振中华。”这是王华冰和老伴儿同赋的《离休述怀》,亦是他们把一切献给党的真实写照。(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通讯员 赵炜)

      媒体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art_id=8640617551363585058&ptype=-1&source=share&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