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预测一季度GDP增长6.6%左右

07.04.2016  08:48

  京华时报讯(记者余雪菲)日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2016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处在“多空博弈”关键阶段,受外需疲弱、去产能、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投资回升、PPI降幅收窄等因素将有助于经济企稳。预测一季度GDP增长6.6%左右。

  《报告》指出,二季度,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将逐步启动,专项建设基金、PPP项目加快推进有利于投资增长,预计GDP增长6.7%左右,全年实现6.5%-7%目标问题不大。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要担当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的主力,货币政策要加大结构性工具运用,房市调控要平衡好去库存与抑制泡沫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跨界传染。

  《报告》预计,二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都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货币市场将继续保持宽松格局,利率平稳有降,债市延续盘整行情,期限利差进一步陡峭化,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将进一步减弱,人民币汇率逐步企稳。

  对于全球银行业发展形势,《报告》认为,2015年四季度以来,全球主要国家银行业经营与发展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欧元区和日本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美国和英国银行业经营情况较为稳健。2016年,全球银行业经营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欧元区和日本银行业将面临较大挑战。中国银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局部风险虽有所暴露,但整体风险可控。2016年整体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银行业经营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中国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也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结构性机遇,成为化解经营压力重要契机。

  分析还认为,二季度,中国股市发展面临一系列利好因素:一是经济基本面出现改善迹象;二是“十三五”规划推出,国企改革加速推进以及下半年有望推出的“深港通”等形成政策性利好;三是监管部门会更加注重市场稳定。不过,投资者对股市发展信心依然脆弱,增量资金入场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风险加速暴露也会传导至股市。总体来说,股市有望在底部企稳,并出现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