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3季度尉氏县航空港区消费品市场运行简析

14.10.2014  13:03

2014年1-3季度尉氏县航空港区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30万元,同比增长14.3%。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个体企业支撑良好。个体企业占尉氏县航空港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2014年1-3季度个体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占零售总额的59.4%。

(二)假期拉动批发零售业。三季度巧逢暑假和中秋假期,在假期中日用品、服装、家电、手机、副食等商品普遍畅销,以肉类、蔬菜、副食品为销售主流,形成“假日经济”,使批发零售业继续引领整个消费品市场发展。1-3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543万元,同比增长13.7%,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3%。 

(三)住宿、餐饮业增速加快。自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政策出台以来,厉行“反对铺张浪费、遏制公款消费”的倡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公款餐饮消费也得到有效控制。但给一些乡村的农家小院住宿餐饮企业却带来了契机,今年以来航空港区不断涌出一些有特色的农家乐饭庄。1-3季度航空港区住宿餐饮业共完成零售额4887万元,同比增长16.8%,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7%。

二、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促进消费政策驱动力不足,国家实施的汽摩下乡、家电下乡等扩大消费的政策陆续结束,从不同程度给消费品市场带来影响。大部分有消费能力的家庭消费升级逐渐完成,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缓,新的鼓励消费的政策暂未出台,都不同程度给消费品市场带来影响。  

(二)居民收入增长和物价增长极度不协调,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分流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于人们基本生活品物价上涨过快,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物价的上涨,物价水平较高对消费品市场长期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在此同时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行为,由于网购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商品总额呈逐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开发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绿色消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树立新型消费理念。有力的启动农村市场,加大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消费需求,拉动网络购物等新兴业态,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结合农家乐等开发一批极具当地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将消费潜能尽可能的释放出来。 

(二)落实有关消费政策,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营造安全、绿色的消费环境。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对消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要整顿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行为,让广大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特别是加大对食品、药品等消费品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