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党委书记魏一明出席“纪念清儒孙奇逢诞辰430周年暨《中华思想通史•封建编•清代卷》学术研讨会”
28.09.2015 10:38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院党委书记魏一明在研讨会上致辞 9月19—20日,纪念清儒孙奇逢诞辰430周年暨《中华思想通史•封建编•清代卷》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辉县市百泉宾馆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兼山堂文物保护理事会主办,佐今明药业集团协办。
在1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一明、新乡市副市长李瑞霞、《中华思想通史》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助理周群等出席研讨会并致辞。魏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孙奇逢与关中李颙、浙东黄宗羲齐名,有“清初三大儒”之誉,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当前,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充分继承和弘扬积极向上向善的传统思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19日上午的主题发言和下午的分组会议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故宫博物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聊城大学、井冈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孙奇逢学术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清代思想史及明清学术的演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阐释。如复旦大学陈居渊教授认为,应从总结宋明理学的知识贡献与思想贡献、孙奇逢的易学思想,及其学术思想的历史过程等方面,加大孙奇逢思想的研究力度。聊城大学杨朝亮教授将孙奇逢一生学术取向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青少年时期,较多地涉猎官方学术即程朱理学;二是丁父母忧时,开始著意于陆王心学,并逐渐成为阳明学的笃信者;三是晚年以修正王学,合朱、王学术于一堂为归宿。中南民族大学孔定芳教授认为,孙奇逢以“明道”为究极的学术关怀,非仅止于为阳明心学争正统,而是为整个儒学梳理学脉、建构道统传承谱系。故宫出版社编审陈连营强调,孙奇逢在当时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其魅力主要来源于三点:奇节、道德、学问。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张佐良副研究员指出,孙奇逢作为清初遗民理学家的重要的代表人物,恪守民族气节,隐居授徒,著述明道,化民成俗,在清初社会伦理秩序重建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此外,专家学者还对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兼山堂、夏峰先生墓等遗址的保护与修缮,以及夏峰先生及其后人、弟子文献著作的发掘、整理与刊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建议,不仅为兼山堂文物保护理事会工作的提升提供了发展新思路,而且也为地方政府如何积极有效地推广名人效应、打造亮丽的文化名片、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下午的闭幕式由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张新斌所长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任林存阳在会议总结中认为,与会专家学者对孙奇逢学术思想、夏峰学派和夏峰文化等的研究和看法,不仅具有深度,而且颇有新意,这对深化和开拓孙奇逢学术思想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无疑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专家学者们对《中华思想通史•封建编•清代卷》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撰写,也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兼山堂文物保护理事会会长孙敬洲回顾了近年来对夏峰遗迹的保护和宣传工作,表示将成立一个民间研究夏峰之学的学社——兼山学社,以系统整理夏峰文献,扩大宣传,使兼山堂更好地发展下去。张新斌所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术界第一次举办孙奇逢研讨会,相信这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孙奇逢学术研究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20日,与会专家学者对征君祠、征君墓地、兼山堂等处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28.09.2015 10:38
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图为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残疾人联合会
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召开
图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