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音形融合字典出版 语文教师毕生精力编写

17.05.2014  15:39

李长庚和他编写的同族字典

中原网讯(记者李明德 郑州日报记者 张立) 近日,我国第一部将音序检字和部首检字有机融合的《同族字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密市中学语文教师李长庚根据数十年教学经验,编写出这部全新的汉语字典。

河南省著名语言学专家、河南省委党校语言学教授暴拯群在字典序言中写道:我们终于有了一种融部首检字与音序检字为一体的新体例字典,这种新体例过去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这部字典是根据汉字的家族现象,从全部一万多个汉字中筛选出1369个声符(字根)作为部首,每个声符部首与不同的形符相结合,各组成一定数量的派生字。将这些派生字按形符所在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的不同,分别由里向外按音序的先后加以辐射排列,形成1369个十字形的汉字坐标架。然后将坐标架上的字都按顺时针方向加以注音释义,便成为1369个汉字家庭(小家族)。再将这些小家族按音序划分为26大族。这样,就把一万来个汉字组合为一个“以声符为经,以形符为纬”的有机系统。

李长庚1936年出生在新密市刘寨镇崔岗村,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喜欢读书写字。1959年从郑州师专毕业后,先后在新密二高、一高、高师等学校任教。1962年,刘老发现小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识字,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看着孩子们作业本上一个个的错别字,瞧着孩子们认字效果事倍功半,李老心里着急,咋让孩子们轻松的就能把字都记住?咋让祖先留下来的汉字更好的为现代人所用,刘老这一琢磨就是一辈子。

李老随手打开他自己编撰的《同族字典》,就那么随手一翻,就翻到了“”字那一张。惊讶于李老的“神奇”,他却平静的说:“这书就像自己的孩子,哪有不熟悉的道理!

从事教育事业工作40余载,李老收获了河南省优秀教师、新密市劳动模范等许多殊荣。淡泊名利的李老从不跟人谈起这些,只是逢人就说自己几个“孩子”的事儿。《同族字典》根据汉字的家族现象,把近万个汉字组合成一个有机系统,做到了部首检字与音序检字既同时并举又高度统一,完成了古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凝聚着李老毕生心血的《同族字典》,成稿于1987年,但由于当时的电脑排版能力有限,字典虽然出版了,但李老心里总觉得不满意,一直惦记着把集约化程度和识字效果更好的原设计打印出来,让这本字典起到原有的作用,达到设计的效果。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李老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年近八旬的他亲自编排了字典的索引和完成了全书的校对。

编辑:袁连贺 联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