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人对可能举办冬奥会不兴奋

10.07.2014  13:35

参考消息网7月10日报道 美媒称,在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个晚上,北京一直庆祝到深夜。那是在2001年7月,中国开启了令人瞩目的十年经济增长期——这种增长将使首都转变为中国领导人和民众想要炫耀的样子。奥运会是向世界展示国家转型的机会。中国想要证明自己不再处于摆脱卑微的路上,而是已经摆脱卑微,理应得到尊重和承认。

7月7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奥斯陆和阿拉木图三个城市正式成为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

彭博社网站7月8日报道称,因此,当国际奥委会7日宣布北京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挪威的奥斯陆成为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时,大家可能会想,中国民众一定十分欣喜。但奇怪的是,中国媒体对此低调处理,并没有大肆宣传。网站上这也只是一则不长的消息,淹没在其他新闻之中。比此消息稍微显眼一些的是盘点此前奥运会巨大成本的图片,其中索契冬奥会的510亿美元尤其突出。此外,这一申办进展几乎没有引起传统上喜欢奥运会的中国微博用户的兴趣。这种低调的反应异乎寻常。

乍一看,中国人之所以缺乏兴趣,也许是因为2022年冬奥会并不是香饽饽。由于近70%市民反对申办冬奥会,克拉科夫在国际奥委会确定3个最终候选城市之前就已退出角逐。而大热门斯德哥尔摩也放弃申办,因为市议会不愿意拨款兴建比赛结束后就会搁置的设施。北京的最大竞争对手奥斯陆,几乎和波兰人和瑞典人一样反感冬奥会。据国际奥委会发布的候选城市报告称,民调显示,仅有36%的挪威人支持申办冬奥会。如果没有其他城市想要主办冬奥会,为什么北京应该办呢?

实际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北京一开始并不认为自己能走这么远。2018年冬奥会将在韩国平昌举行,国际奥委会不太情愿让同一个洲连续主办奥运会。更严重的是,2008年以来,北京的空气污染已变成国际丑闻(和人们偶尔开玩笑的对象)。多亏在线空气质量监测站的设立,现在世界知道这种污染通常危及人类健康。一般情况下,举办冬奥会的2月份是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如今,即便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对北京污染保持沉默的中国媒体也开始公开谈论和批评起来。

更可能的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历贯穿当前的申办工作。北京原本也许并不打算主办2022年冬奥会,而是有更长远的目标,在空气改善的时候主办奥运会。届时这将标志着后工业化北京的重生。但目前看来,北京可能会拿下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但这只能证明它有能力支付别国支付不了的费用罢了。

【责任编辑:樊欢欢 】